诗人汪国真:一个时代的背影
历史文化 2016-01-02 16:58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诗人汪国真于4月26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
这一新闻甫一发出,似乎一夜之间唤醒了一代人的记忆。汪国真,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曾几何时,大红大紫,他的诗歌像流行歌曲一般弥漫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文化时尚里,成为90年代的心灵鸡汤,净化了一代人的心灵。
汪国真起于上世纪80年代,红于90年代,其诗歌具有典型的时代气息。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是诗人的时代。那是一个诞生诗人,也历练诗人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空气里弥漫着诗的芳香。诗歌是80年代的抒情诗。在那个时代,诗人一无所有,唯有依靠诗歌过活。海子、顾城就是那个时代的抒情诗。他们用麦穗和童话般的诗句为80年代抒情。
汪国真的诗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的抒情传统,但他走出了80年代。他以诗意的语言为90年代咏叹,其诗融化了80、90年代的欢欣与苦痛,风格纯真、浪漫,隐伏着淡淡的忧伤。
诗人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快乐与痛苦经常被诗人敏感之心成倍地放大,说,他们承受了超重的悲喜。无论是快乐的歌唱,还是痛苦的悲歌,时代的诗人均不是为小我表达,而是为时代放歌和哭泣。诗人在极限状态下生活,承受了太多的不能承受之重。
汪国真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大红大紫的诗人,赖茅酒奇闻异事,网络推广奇闻趣事,但对于今天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汪国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集体失忆造成了对诗意的健忘。不能怪罪我们的年轻人,更不能怪罪汪国真没有把诗歌带进遍地流金的“小时代”。这个时代不需要诗歌——“小时代”是拒绝诗歌的。
诗人即便出场,也会被认为不合时宜。但愿这种拒绝诗歌的“小时代”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生活中可以没有具体的诗人与诗歌,但不能失去诗意。诗歌是生活的氧气。
汪国真的名字不被记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诗歌的失忆。人们整天忙碌在生活的庸常中,缺乏陌生化的诗意心境,自然每一天都过得苍白。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