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后创作风格因被贬有了很大的转变

历史文化 2019-11-08 07:2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芳千古的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当时就是文坛之首,与很多人相交好。因为反对新政,苏轼被贬黄州,也就是乌台诗案。之所以叫乌台诗案,是因为他改了王安石的一首诗,才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乌台诗案起因

据说,苏轼在乌台诗案被贬之前,还在朝廷担任礼部尚书之时。有一天,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没有见到王安石的人,却看到桌子上写了两句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看了这两句诗,觉得不对就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之后,对此及其不满,就将他贬到黄州。

之所以将苏轼被贬黄州称之为乌台诗案,就是因为由一首诗引发的。有些人觉得王安石有点小肚鸡肠,就因为改了他的诗,就将人贬到了黄州。其实,乌台诗案只是一个由头,苏轼之所以被贬是因为他反对新政。他多次写诗暗讽新政,甚至在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的时候略带牢骚,所以才被贬的。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被贬以前,他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心态也比较积极仕途。在被贬之后,他后期的作品多为一些地方的人情风貌,题材范围也比较广。风格也渐趋于平淡致远。乌台诗案被贬之后的苏轼,整个风格人生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前期,他渴望在仕宦之路上获得成功,即使有“归去”之心,也是“欲回天地如扁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他渴望在沙场上一展雄威,“鬓微霜,又何妨!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认识到自己和朝廷权贵们已经是“肝胆非一家”。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作品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