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老百姓如何过清明节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朝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部分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唐代清明就开始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现在清明节也成了中国的法定节假日。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给古话“清明难得明”作了最好的解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描绘了北宋草根过清明节的热闹场景。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翰林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桥梁、街道等。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神采。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系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5.5厘米(有记载24.8厘米),长525厘米(有记载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百姓清明时节活动的情景,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国美术史上,算得上是一幅洋洋大观的现实主义杰作。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550余人(有记载814人),牲畜60余匹(有记载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者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此画描绘了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过清明节的热闹景象。画的构图宏伟,它把我们带回汴河,如在汴河烟柳中,城郊全是柳树林,这里有许多城里赶来扫墓的人。有官、有民、有男、有女、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的轿上插着柳枝,这一段是虚写。接着来到城边,有商店、客栈、茶馆。在汴河流到这里九曲回环,画面上留下较多的空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虹桥,画家着力描绘的地方。桥上,各色人物聚集其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桥下,大船正要通过虹桥,有举篙的,有抛索的,有吆喝的,好似一场浪遏飞舟的激战。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五百多人,不是千人一面,有穿长袍的、有穿短袄的、有坐轿的、有抬轿的、有光头和尚,有披发道人、有江湖郎中、有算卜先生、有老板、有顾客、有秀才、有脚夫。人物虽多,无凑数之人,人物虽杂,各具神采。看画如游汴京,展画如见汴河,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尽在不言中。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