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家租浴室住
闲读宋人诗文,发现很多大文豪在开封定居时都是租房住。
比如说欧阳修,他二十一岁到开封赶考,是租的房子;二十三岁到开封赶考,还是租的房子;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等待朝廷分派工作,还是在开封租房住;三十八岁那年做到“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相当于国家信访局副局长,仍然在开封租房。后来他写诗回忆在开封定居的那些日子“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这首诗里有个“僦”字,意思就是租房。整首诗的意思是说,当年他来到开封,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在一个偏僻的社区里租了一所破旧的房子,那所房子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一下大雨,四面八方的水都涌过来,院子里汪洋一片,出门上街都得蹚水。
再比如说苏东坡,二十一岁那年跟着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到开封赶考,父子三人一块儿租房,租的是太平兴国寺的浴室。这所太平兴国寺不是现在鹤壁浚县大伾山上那所,而是位于开封大相国寺的西侧,当年也是知名度很高的大寺,僧众很多,朝廷专门给它盖了一个小跨院,作为合寺僧人的澡堂子。澡堂子里有闲房,专门租给进京赶考的举人,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在那里整整住了一年,直到他们都有了官衔和俸禄以后才搬走。有了官衔和俸禄的三苏父子仍然没有在开封买房,他们先是在西郊租民宅,后来又搬到太学南边租公房。再后来苏轼和苏辙参加选官考试,为了安心复习功课,在国营招待所(当时叫“驿馆”)里住了一段。而苏洵为了节省生活成本,则跑到杞县(当时叫“雍丘”)一个亲戚家里借住了将近两年时间。
苏东坡名满天下以后,收了几个年轻弟子秦观、张耒、黄庭坚、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四学士在开封都没有房产,也是租房住,其中秦观在市中心租房,黄庭坚在城西的酺池寺租房,张耒和晁补之在南郊租房。多年以后,张耒赠给晁补之一首诗“昔者与兄城南邻,未省一日不相亲。谁令僦舍得契阔,此事我每愧古人。”翻成白话就是说,当年我跟你都在开封南郊租房,离得很近,没有一天不见面,只是我时常感到羞愧,因为我只能在租来的房子(僦舍)里招待宾客。
实在讲,苏门四学士不是不想在开封买房,而是买不起。苏东坡和欧阳修也不是不想在开封买房,他们也买不起,至少做高官以前他们买不起。为什么买不起?因为当时开封是首都,是全国人口最多、规模最大、商业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会,人多屋少,土地稀缺,房价高得吓人。
宋太宗时有位诗人叫王禹偁,用一句话描述了开封不动产的昂贵程度“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宋真宗时另一位诗人杨侃则用一句话描述了开封住宅的稠密程度“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到了南宋时期,大哲学家朱熹则通过前辈的追忆描述了北宋前期开封非常低的自有住房率“且如祖宗朝,虽宰执亦是赁屋。”连宰相这一级别的大臣都要租房住。为什么不买房?房价太高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