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范蠡的不同结局说明了什么
历史文化 2017-07-28 09:5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为勾践谋划二十余年,灭掉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耻,继而称霸中原。可勾践复兴越国后,因功封为上将军的范蠡却及时逃走了。他逃到齐国时写了一封信给越国的宰相文仲,劝这位与范蠡一同辅佐勾践的功臣赶快逃走。信上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仲自觉灭吴功高,越王勾践不会亏待他,故不听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侍奉勾践。不久果然被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落得跟忠于刘邦、不肯谋反的韩信一样的悲惨下场。据此,后人创作了一副对联纪念之
“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只韩信。
飞鸟尽,良弓藏,激流勇退有范蠡。”
这副对联也有另一种版本是
“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只韩信。
功业成,身亦退,寻仙访道有张良。”
对联里的韩信,就是指帮助刘邦夺得大汉天下的一代名将韩信。据说他在被刘邦妻子吕后诱杀之前,也发出了类似“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韩信的这种感叹世人都不难理解,因为刘邦如若没有拜军事天才韩信为大将军,就不可能打败兵强马壮、实力远远大过自己的项羽,大汉政权也就无从建立。可功高震主的韩信却被吕后、萧何骗至长乐宫悬钟室,吞下身首异处的苦果,也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经典成语。请看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详细记载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上一篇:皇帝靠不住
下一篇:骂李鸿章“卖国贼”不算完全冤枉他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