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
历史文化 2017-07-28 09:5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对于三伏,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提到三伏,人们就会想起炎炎夏日。时下就值三伏,你是否知道什么是三伏,你又是否知道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伏的呢?
所谓三伏(Dog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说中国人是从春秋时期开始过三伏的。《史记·秦纪六》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说三伏是由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德公确定的。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有关三伏起源的说法是可信的,因为在此之前,秦国没有伏天的说法,周朝和其他诸侯国也不存在。
有了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入伏,就会想到盛夏来临了。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就提高了许多
上一篇:东汉开国皇帝两位后宫美女的特殊关系
下一篇:魏文帝曹丕的为君之道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