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传国玉玺是怎样传承的
从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和氏壁上,成为天下共物之后,传国玉玺就是皇权的像征,中国封建王朝皇帝都以得此玺者为正统。,作者的演义历代皇帝更替中,凡涉及传国玉玺的传承之处,都会将“传国玺”特意刻划出来。笔者先前已经对传国玉玺在秦汉、两晋、南北朝(含隋朝)的传承情况已发表过多篇博文,现将它在唐朝皇帝间的传承情况综合如下
一、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自缢后,传国玉玺落入夏主窦建德之手
蔡东藩所著《南北史演义》结尾,隋炀帝杨广自缢后,并未交代传国玉玺的最终去向。但在《隋唐演义》《唐史演义》《全唐传》等书籍中,对此都有交代。
清代褚获所著《隋唐演义》第58回讲到“当初隋炀帝传国玉玺并奇怪珍异宝,窦建德破了宇文化及,都往归夏国。”
《隋唐演义》第51回讲到“孤但存其国宝珍器图籍而已”。注“孤”是指夏主窦建德,“国宝”即含传国玉玺。
蔡东藩所著《唐史演义》第6回讲到,窦建德在聊城擒住宇文化及和隋炀帝萧皇后及其孙子杨政道之后,从他们那里收集到传国玉玺,表明此时传国玉玺已归夏主窦建德执掌。
二、夏主窦建德被擒,传国玉玺落入唐王李渊之手。
清佚民所著《全唐传》第9回、蔡东藩所著《唐史演义》第9回讲到虎牢关之战中,夏主窦建德被秦王李世民生擒,王世充也开城降唐。窦建德妻曹氏,与左仆射齐善行等。逃回洺州,议另立窦建德养子为夏主,以便再图规复,而齐善行认为大势已去,不如降唐,于是奉曹氏及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曹氏之弟)等,拿着传国等八玺及珍宝,乞降唐廷。传国玉玺归于唐王李渊之手。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