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话:潜伏海底的巨兽 核潜艇
战争,既是一场人的较量,也是一场武器科技的较量。二战中由海陆空形成的立体战场既考验着人的战略智慧,也考验着科技力量在武器装备中的发挥。即使在静静的深海中,也潜伏着一群“海狼”,等待时机,左右着整个战场的局势。潜伏于大西洋深处的以柴油为动力的德国U型潜艇,就曾依靠他们的狼群战术而名噪一时。
U型潜艇良好的机动性让德国的偷袭战术屡屡成功。但在整个二战海面下的战场上,也暴露出了常规潜艇的最大问题水下续航时间受限以及浮出海面后的航行速率慢。
常规潜艇在水下操作的时间主要是受到电池蓄电量的严重限制,即使以最低的速率航行也必须在一段时间后浮出水面进行充电,此时非常容易受到攻击。,潜艇在水面下的最大航行速率远低于水面上的速率,如果要追击高速航行的船舰,潜艇必须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才勉强能追上航行速率较慢的船舰。但这样一来,潜艇也就失去了海水对它的保护及其作战优势。这也是在二战中德国U型潜艇的狼群战术都在夜间实施的原因之一。他们需要暮色的保护,使得舰群在浮出水面后还能出其不意地打击目标。
二战中续航能力最强的要数日本伊-9潜艇,达到1.6万海里,但与如今以核能为动力的潜艇的20万海里,绝对是天壤之别。
潜艇的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1939年,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美国海军军官罗斯·冈恩就向美国海军部递交了一份关于研制核动力潜艇的报告。,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仍普遍偏低,加之不久后美国也卷入了二战,这项计划被搁浅。
二战结束后,冈恩与一直牵挂着核动力潜艇这个梦想的海军上校海曼·乔治·里科弗不断奔走,引起了军方高度重视,经过努力里科弗终于获得了领导核动力研究小组的权力。1946年,经过对核技术的学习,里科弗领导他的同事们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在潜艇广泛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里科弗后来也被称为“核潜艇之父”。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