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洋人掺乎
清末的戊戌变法本来是大势所趋,舆论造得很大,而且是经过慈禧太后同意,让光绪皇帝牵头去搞的,可是为什么只搞了103天,太后就变了卦,居然把皇帝关了禁闭,将变法腰斩了呢?
旧教科书说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袁世凯告密,现在历史学界已经公认不能这么说。新检索的史料表明,谭嗣同夜访法华寺,要袁世凯趁秋季阅兵之机擒制慈禧诛杀荣禄可能是事实,那是9月18日夜晚的事情,可是慈禧19日下午就已经从颐和园回宫,21日凌晨就已经宣布垂帘了,这么短的时间内袁世凯不可能向天津的荣禄告密。而且当时慈禧只下令捉拿康有为兄弟二人,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并没有提及谭嗣同谋划天津小站兵变的事。直到三天以后,即9月24日,才以“包藏祸心、潜图不轨”罪名将谭嗣同等人革职治罪,9月28日将六君子问斩于菜市口。这说明慈禧训政在先,袁世凯就是告密也在其后,慈禧不是而扼杀变法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慈禧突然变卦的呢?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洋人的掺乎。
要说,慈禧骨子里是反对变法的,她肯定知道变法的要害所在。当初,康有为把西方各国变法的资料呈送给光绪看了,慈禧岂能不曾听闻西方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改变帝制的事。她之所以同意让光绪变法只不过是迫于舆论压力,而且是欲擒故纵,“待他变不出模样再说”。为了防止他们搞西方国家那一套,她有言在先,提出了3条限制一是不违祖制。二是二品以上官员任免得经她同意。三是让亲信悍将荣禄代理总督掌握军权。这三条最核心的是“不违祖制”,也就是要维持帝制不变。
其实,为了形成妥协,康有为开头也并没有提出立宪,而是先开懋勤殿设“制度局”,想从“代议制度”抓起,然后再过度到君主立宪。这应该说是对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就是先搞代议制,然后立宪组阁,一步步慢慢到位的,德国甚至长期搞君主内阁二元制,只有日本明治维新是虚君立宪,但他们还是动了刀枪才搞成的。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