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遗老遗少视民国为敌国是为何?
作者金满楼
清帝颁退位诏之夕,黄卷青灯之下,两位传统的士大夫郑孝胥、珲毓鼎枯坐书斋,为之痛哭流涕。是日,郑孝胥“昧爽即起,寝不安席,食不过味”,叹息曰“惟有以遗老终耳!”恽毓鼎则是“悲愤交迫,几不聊生”,“自分永作江湖逸民,不复与闻政事。”据《郑孝胥日记》,“……夜,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
江山易主,除陈推新。袁世凯谋得政权后,其心目中的总理不是唐绍仪,也不是段祺瑞更不是赵秉钧,而是自己的把兄、前清内阁协理大臣(即内阁副总理)徐世昌。
徐世昌与袁世凯初识时,二人均尚未发迹,可以说是有过共患难的过命交情。徐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又是个翰林,小站发迹的北洋将领对他是毕恭毕敬。正因为如此,徐世昌也就成为北洋系中地位仅次于袁世凯的重量级人物。清末新政后,在袁世凯的不断保荐下,徐世昌也一路平步青云,先后出任练兵处提调、兵部侍郎、军机大臣、民政部尚书等职。1907年,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并兼管三省将军事务,成为名重一时的封疆大吏。
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徐世昌作为他多年的至交好友,按理应该飞黄腾达,而袁总统也有意让他出任总理,但徐世昌却急流勇退,到青岛做寓公去了。徐世昌的做法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他是传统的士大夫,又自认为受过清廷厚恩,清帝退位时尚兼任太保,如果接受袁世凯的委任,难免遭到封建士大夫们的“一时之谤”,而且民初局势不定,与其去冒风险,倒不如闲居两年,还可以赚个“不负皇恩”的好名声。
两年后,袁世凯请徐世昌出山任国务卿之职,这时徐世昌动心了,正当他要登上火车时,其弟徐世光抱住他的腿痛哭大哥啊,难道你忘了清室对你的皇恩浩荡吗?你前年还亲口说过“不忘清室”,言犹在耳,怎能当成耳边风?当年议和之时,你曲从袁谋,已为人所议;如今再为袁世凯效力,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之下?徐世昌听后,与弟弟抱头痛哭,但他还是耐不住寂寞,不甘心就此沉沦,终老林下,后来还是入京当上了袁世凯的国务卿,并一度参与了洪宪帝制的活动。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