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纳税,始自晋朝,宋代开始使用阴阳合同
卖房买房,需要缴税,而且要交不少的税。为了少缴些税,于是有了所谓“阴阳合同”,就是说,用来作为纳税额依据的合同上,写的是一个成交价;实际交易,是另一个成交价。不用说,合同上的成交价要低于实际成交价——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近来读史,忽然发现,这种阴阳合同的做法,跟交易纳税几乎是产生的。
在我国,交易纳税的做法始于东晋,亦即公元317年。
据《隋书·食货志》记载,自司马睿建都于南京(史称东晋)之后,规定交易必须纳税,具体方法是“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按,既买卖合同契约),率钱一万,输估(税)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当、值),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就是说,要按成交额的百分之四纳税;卖方缴纳百分之三,买方缴纳百分之一。如果没有文券(即契约合同),就按交易商品的价值纳税,税额也是百分之四。
收税,必得有税官。“都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贼曹(按,即专管抓贼者,相当于治安员)一人,直水五人,以检察禁物及亡叛者。其荻炭鱼薪之类过津者,并十分税一以入官。”——这段记载是说,在南京城外两个重要码头渡口设有“津主”,专司收税,凡是过往商民携带的货物,包括柴草鱼虾,一律按十分之一征收税款。,“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淮北有规模较大的集市百余个,全部配备了税收官员,“税敛既重,时甚苦之”——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江南的商业已经比较发达,朝廷以限制经商、鼓励百姓务农为借口,实际上是为了盘剥百姓。因为西晋灭亡、东晋肇始,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朝廷上下需要钱的地方太多,必须找一个进财之道。从东晋开始,“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收税制度就这样沿袭下来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