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仁政会失败
洪武六年冬,京城南京(应天府)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大雪后的第二天,牵挂百姓的皇帝朱元璋带着几个随从,微服前往京城各处查访。只见城内滴水成冰,凛冽的寒风像要吹进人的骨头里,朱元璋冻得直打哆嗦。南京地属江南,气候虽然不至于四季如春,如此天寒地冻的天气还是几百年来头一回。在城内转了大半天,心急如焚的朱元璋眼见不少无家可归的百姓冻死在街头,心情更加沉重。
回宫之后,朱元璋立刻指示大臣开展救济工作。期间几次因为官员们汇报工作不及时,朱元璋都在朝堂上动了怒、发了火。对于出生贫农、早年有过讨饭经历的朱元璋来说,他深知穷人在恶劣天气中无立锥之地的窘迫与困苦。在他的心里,不仅要解决百姓当下大雪造成的缺衣少食的困境,更在谋划着一个“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长远之计。
根据《明太祖实录》92卷记载,在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工部尚书和应天府尹下了一道圣旨“京畿民庶之众,鳏寡孤独废疾无依者,多旧养济院,隘不足容,命于龙江择闲旷之地构二百六十间以处之。从之。”意思是京城里孤寡老人、无家可归的百姓太多了,命令你们在龙江找一块空旷闲置的土地,盖上260间上好瓦房,免费提供给没有住处的京城百姓居住。
皇帝降旨,催的又急,谁敢不卖命?工部尚书和应天府尹亲自上阵指挥。仅半年的功夫,260间上好瓦房便造好了。朱元璋亲自视察后非常满意,重赏了相关人等,并昭告南京百姓,无家可归者均可来此免费居住。有劳动能力者,官府提供工作机会并且管饭,但不发工资;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全部由官府养起来,无偿提供一日三餐。一时间京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磕头谢恩,称颂“千古第一明君”。
在一片的颂扬声中,唯独缺少了刘伯温的身影。因为刘伯温向来特立独行,朱元璋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刘伯温单独拜见了朱元璋。刘伯温说“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陛下,我大明朝建国不久,根基不稳、国库空虚,此时应无为而治,与民休养。”刘伯温直指为百姓免费提供住房这件事不妥,应该选择“无为而治”,“此仁德事,不可多为”。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