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为何能屡败朝廷军队
在《水浒传》中,梁山与官军大小战役无数次。
而每次,都是以官军的失败而告终。是什么导致了如此的尴尬局面,我想这不单纯是施耐庵老先生惯于杜撰——为了表达梁山好汉的英勇顽强,有意把朝廷军队描写得不堪一击。
事实上,交战双方从来都是英雄辈出,军力强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朝廷的军队要远胜于梁山的队伍。但为什么每次交战,官军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败北呢?我想除了来自梁山易守难攻的地利条件之外,与官军总是形不成绝对的军事优势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历次战役,“添油战术”是朝廷军队的惯用手法,不是孤军深入,就是缺少后援。如此单一、笨拙的对敌手段,在梁山“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面前,自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而另一个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朝廷政治腐败,对于各地出现的盗贼流寇不仅缺乏治理的办法,更缺统一治理的勇气。正常情况下,一个高效的政府,对于存在的社会矛盾,应该是及早解决、防患于未然的。但显然,在当时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下,朝廷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长时期的和平局面,社会风气的日益败坏,没人会把那些自命不凡的盗寇当做真正的危险。
自古以来,造反首要的一条就是“拉山头”,占领战略要地。要在初期,这些问题一般都好解决。只要朝廷派出一支精干力量,完全可以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就会越做越大,越来越危险。却说梁山之初,仅仅就是王伦一伙小毛贼在那里苟且偷安,即便后来晁盖等人上了梁山,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占据一洼水泊作为屏障“打游击”之外,并不具备攻城掠府的实力。其他如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之类的,顶多也就是小打小闹、掠夺骚扰而已。只要朝廷及早防范,主动出击,一切隐患都是可以消除的。而就是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朝廷却没有引起高度的警觉,并在无形之中放任了这伙人的行为。如果老是这样倒也相安无事,问题是梁山处于京师咽喉之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些人就会给你搞出一些不大不小的动静来,出事也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