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以貌选才的奇闻趣事

历史文化 2017-07-28 09:4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大唐王朝以貌选才的奇闻趣事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唐时的《选举志》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一曰身,即体貌丰伟;二曰言,即言辞辩正;三曰书,即楷法遒美;四曰判,即文理优长。这四条标准,第一是看长相,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看书法,第四才是看文章。以这样的标准选人,一定会让一些有才而貌陋者落选。其实,这四条标准也确使一些有才无貌者吃了大亏。留下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晚唐著名诗人罗隐,大概就属于这类吃亏者。
  
  据《南部新书》记载,罗隐虽然诗写得好,可其长相却相当困难,屡试不第。到底长相困难到何种程度呢?书中举出一例斯时,罗隐诗之大名,不但在市井中流传,也传入闺阁之中。曾经当过宰相的郑畋,有个小女儿就非常喜欢罗隐的诗,甚至喜欢到了想嫁给他的程度。而郑畋却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对女儿的天真想法,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在一次罗隐前来拜访时,让女儿隔着帘子观察自己的偶像。这次隔帘观察的结果,如下网恋的“见光死”一样,从此以后,郑小姐就不再读罗隐的诗了,更不要说想要嫁给他这一回事了。
  
  正因为罗隐貌陋如斯,以唐朝的选人标准,就难怪罗隐会屡试不第了。以这样的选人标准,我们也就能够理解,才华横溢而面貌丑陋的钟馗,为何会在殿试不中后,触柱身亡了。也就能够理解,何以诗圣杜甫也会屡举进士不第,可能就与诗圣的体貌不够丰伟有关。因为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诗圣的体貌特征,只好在此妄言猜度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