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及题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的士子们迎来了甲辰恩科会试。当时他们肯定想不到,这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会试。次年,即1905年,清廷在激进主义改革思想的误导下,便下诏废除了科举制。
甲辰恩科会试三场考试共有十三道考题。对古代科举制不以为然的朋友,不妨来试做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比古人更有学识。
甲辰恩科会试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