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太过较真的凄惨下场
现存于河南濮阳市御井街西侧的《回銮碑》,又称《契丹出境碑》。碑文系宋真宗的一首诗,由当时的宰相寇准书丹。该碑草体竖刻,分为三行,每行四句,字大如拳。《回銮碑》作为一通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宋辽签定和约,双方从此化干戈为玉帛的特制诗碑。因签约之地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春秋时称“澶渊”,故此次和约又被称为“澶渊之盟”。
该碑刻立时间应是北宋景德元年(1004(1004),契丹人在萧太后率领下大举南侵,直逼宋都汴京。朝中一片恐慌。以寇准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王钦若、陈尧叟为代表的主逃派斗争十分激烈。懦弱的宋真宗立场摇摆不定,几次想退却逃跑。宰相寇准一方面用“饮笑自如”来宽解宋真宗的畏惧,另一方面则坚决主张“帝幸澶州”。主战派胜出,宋真宗开始“御驾亲征”。当他登上澶州北城门楼时,宋军群情振奋,随后一举乘势击败辽兵。辽感到短期内击败宋军无望,决定求和。经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双方结成兄弟之邦;鉴于当时辽的实际执政人是萧太后,皇帝是辽圣宗,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朝每年以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为“岁币”向辽交纳;辽确保不再骚扰宋朝边境。这就是史书上所称的“澶渊之盟”。盟约的订立,使宋辽之间自此维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
《回銮碑》的碑文,就是宋真宗在班师回京途中写下的。全诗如下我为民忧切,戍车暂省方。旌旆明夏日,利器莹秋霜。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重助顺,回旗跃龙骧。诗文的意思是说,自己怀着为民解忧的愿望御驾亲征;讨贼的大军兵多将广,武器精良;尽忠尽节的雄师劲旅,把敌人打得落荒北窜,如同坚冰压倒巨浪,春风吹来吉祥;边境和平,军民安康;正义自有天相,凯旋之师浩浩荡荡。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