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为什么不打中国?内忧外患使其无法东征
阿提拉是古代欧亚大陆匈人领袖,史学家称他为“上帝之鞭”。在西欧,他被视为残暴及抢夺的象征,但也有历史记载形容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是一位可与成吉思汗比肩的侵略者。阿提拉当政期间,古中国正处于分裂时期,阿提拉为什么不打中国?编者带你。
一、阿提拉简介
阿提拉给他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深刻并极可怕的印象。公元449年,在一位罗马历史学家的笔下,匈奴王阿提拉成了一个十分丑陋的侏儒,扁彝子,大头,肩部宽阔,几根胡须稀稀落落地长着。
而另一位见过阿提拉的历史学家则说,为表示他高人一等、非他人能及,匈奴王常常高视阔步;匈奴王还有骨碌碌不停地转眼球的习惯,仿佛对他所带给人们的恐怖颇为自得。阿提拉聪慧过人,对如何驾驭蛮人极其在行,并且人人都愿意服从他的命令。
一般人常把阿提拉的名字与另一个征服世界的人——13世纪强横的蒙古主成吉思汗相提并论,但对伟大的匈奴王阿提拉而言,这却极不公正。成吉思汗虐待俘虏、纵容手下四处抢掠;可是上帝之鞭 阿提拉明白毁坏战利品有害无益,他行军打仗并不残暴,他认为与其把俘虏杀死,不如让他们做些有益的事。跟成吉思汗一样,阿提拉也不择手段地追求绝对权力。
成吉思汗
阿提拉死时年仅47岁。犹如他一生的其他事迹,他的死也极富神秘的传奇色彩。他那时正在意大利,决定娶青春年少、容貌美丽的少女依丽迪斯科做新娘。一对新人在觥筹交错的喜筵之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了。到次日晌午,阿提拉没有上朝,手下猜想可能出了事,便闯入新房。他们看到依丽迪斯科处于昏迷状态,而阿提拉则在血泊之中仰卧着,显然是因为鼻子不停地出血而死的。
阿提拉,一译亚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威胁。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的奥尔良地区,终于在沙隆战役被逼停止向西进军。
二、阿提拉为什么不打中国?
1、阿提拉据考证出生于锡尔河(今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附近。根据这一点不难看出,在地理位置上,西进可谓一马平川,少有高大山脉阻隔。而反过来向东,往北则有曾经强盛的南匈奴部(请原谅那个资讯落后的时代)胁迫,往南则是一望无边的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成为了天然的阻隔。
2、阿提拉约在公元400年左右出生,考虑到咨讯问题,在此时流传的信息可能才是一个强势的曹魏或东晋帝国的初成。而这是不利于以群狼策略统治部落的(麾下死伤过多,会被认为是统治者无能的表现),所以如何能更好的发展,而非是去打硬仗,才是部落首领最需要考虑的。
3、公元40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此时可谓欧洲暗黑时代,四处战乱丛生,没有所谓的大统一或强有力的政权。立志于政教合一建立地上神国的天主教,此时才刚刚掀起打土豪的风潮(比如把罗马皇帝的墓地改成教堂什么的……)
4、战略补给,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阿提拉率领的军队无法脱离游牧的本质,所以大规模迁徙需要具备水草丰盛、人口集中、铁器发达等几个特点。否则牛羊没吃没喝不能都做成干粮,没有奴隶兵源的话,战士在杂务上消耗的体力就更多,不能适应高强度作战节奏,而损坏缺失的刀剑盔甲和箭矢也不能快速补充。而这些,都是东进初期无法弥补的最大缺陷。就更遑论以战养战的游牧战术了。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阿提拉没办法指染中国的领土了。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