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的儿子们的结局,九子夺嫡的历史真相
康熙指的是爱新觉罗·玄烨,是历史上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后世称为“康熙帝”。康熙帝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伟人,曾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那么,康熙的儿子们造化又是如何呢?接下来,小编要带你了解的就是康熙的儿子们。
康熙的儿子生育35个存活24个

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但成年序齿的只有24个,因为在位时间长、儿子多,其“九子夺嫡”的戏份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热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康熙的儿子们。
1、长子胤禔
皇长子胤禔[ti](康熙11年~雍正12年)终年63岁。生母惠妃。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37年,26岁封为直郡王。胤禔是夺嫡最主要的人物,太子被废后也是最有希望的,因为有明珠的支持。康熙47年,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胤禔夺嫡失败时只有37岁,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26个春秋,即使被幽禁相信他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使在雍正年间他还生育了7个子女。60岁还能生儿子他也算是安享晚年了。直至雍正12年被幽死,死时以贝子礼下葬,成年的儿子有8个,都有善终还有活到75岁的,最高的也仅是辅国公之类的爵位。
2、二子胤礽
皇二子胤礽[reng](康熙13年~雍正2年)终年51岁。生母孝诚仁皇后。是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早夭,皇后生胤礽时难产而亡,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一位明立皇太子,康熙帝对皇太子最为重视与宠爱,为培养太子花费诸多心血;胤礽聪慧好学,文武兼备,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皇子们早已形成了几个利益攸关的政治集团。

夺嫡以太子两立两废告终。康熙帝废掉皇太子的举动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争夺,反而让一些皇子仿佛看到了希望,因而储位之争更为激烈。胤礽终以幽死禁宫收场,在死的那年还有儿子出生,死后被追封为理亲王,雍正亲自前往悼唁。胤礽成年的儿子也有8个,长子弘皙也被封为亲王,但被乾隆革爵。理亲王一支由十子弘为(郡王)承袭,后裔逐次降爵。
3、三子胤祉
皇三子胤祉[zhǐ](康熙16~雍正10年)终年56岁。生母荣妃,是荣妃生的第五个儿子(前四个均夭折),康熙37年,21岁封诚郡王。与太子交好,后来被雍正打压;在夺嫡中告发皇长子,康熙48年,复立太子时晋诚亲王。

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雍正8年,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10年幽死,以郡王礼葬。成年儿子7个,第七子弘景封贝子,为后裔大宗。
4、四子胤禛
皇四子胤禛[zhēn](康熙17年~雍正13年)终年58岁。雍正皇帝,母为孝恭仁皇后(后来追封的),康熙37年,20岁被封为贝勒,康熙48年晋封雍亲王。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愈加激烈。与其余诸子明面上的斗争不同,胤禛善于隐忍、懂得韬光养晦。他表面沉迷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以赢得康熙的信任。

关于雍正即位的合法性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无疑是最大的胜利者;雍正也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雍正成年的儿子只有4个,四子弘时,不知道为什么雍正特别讨厌他,还削了他的宗籍,出继给允禩为后,而且24岁就死了,无后。五子弘历,乾隆皇帝。六子弘昼,封和亲王,国学大师启功为其后人。10子弘瞻,出继允礼为嗣。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