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后生动物的真正始祖
中国和瑞典的地质科学家研究表明,贵州发现的八臂仙母虫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后生动物宏体化石,这使我国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5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唐烽研究员和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Stefan Bengtson院士合作组成的科研小组,自2005年以来在贵州铜仁江口地区伊迪卡拉纪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藻类、海绵类和疑似后生动物化石。他们在2008年命名发表最原始八辐射后生动物八臂仙母虫化石后,继续挖掘发现了更多化石新证据,得以确认八臂仙母虫是最早的后生动物类群之一,从而使我国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今年9月21日,美国生物类杂志《进化与发育》以封面文章发表唐烽等人撰写的《八臂仙母虫与栉水母动物的起源》,论证了八臂仙母虫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宏体化石。
后生动物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的总称,根据体制形态对称情况,后生动物分为不对称动物、辐射对称动物和两侧对称动物。其中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棘皮动物门都属于辐射对称动物。在动物系统树的基部,栉水母动物与其他两大类群相邻,但它们演化出现的先后位置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海绵被认为分化出来,是刺胞动物即水母动物,然后才是栉水母。它们在距今5.4—5.3亿年左右的寒武纪之初不到1千万年时间中突然出现,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证据是丰富的寒武纪早期化石群,包括我国云南著名的“澄江生物群”。这些“瞬间”出现的动物门类的原始祖先应该生活在更遥远的前寒武纪时代。
据介绍,八臂仙母虫化石年龄区间距今5.51—5.8亿年,随后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相似的印痕化石,为国际地层对比架起了桥梁。从我国最近采集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保存更明显完整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可以推断这类化石可能代表一个原始类群的栉水母动物,也表明栉水母类应该是除海绵动物以外,后生动物谱系中最早出现的类群之一,其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寒武纪早期推前大约3千万年,并表明浮游的掠食者在前寒武纪伊迪卡拉生物群全盛期的生态系统中已占据一席之地,以往所谓伊迪卡拉“生命伊甸园”说法面临挑战。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