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牡蛎化石可能含有世界最大珍珠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渔民在英国索伦特海峡南部海岸用拖网打捞到一个有1.45亿年历史的牡蛎化石。专家认为它可能含有“珍珠之母”。
他们用医学磁共振扫描技术分析了这块珍贵化石,以便确认里面是否有一颗罕见的珍珠。结果表明,它里面确实含有一个和高尔夫球一般大的神秘光滑物体。如果把它从这个巨大牡蛎中取出,并确认是颗珍珠的话,它肯定会价值连城。但这样做必然破坏这块稀有的化石,所以专家不会深究这个神秘物体的真面目。
这个经测量直径约7英寸的牡蛎已保存在英国朴茨茅斯市蓝礁水族馆。它在这里受到严格保护,只有专家才能一睹其真容。这家水族馆的林赛-霍洛威表示“它在一艘渔船的网中被发现。渔民在索伦特海峡用拖网打捞到它。渔民回到港口时,一开始认为那是一个真牡蛎,但把它拾起来,洗干净,近距离观察时才发现它可能是化石。它已完全变成石头。”
珠宝专家杰弗里-穆恩说“发现一颗高尔夫球大的珍珠是极其罕见的。迄今记录在案的最大珍珠只有这个尺寸的一半。”这一发现的消息公布后,英格兰切尔滕纳姆市的科巴尔特(Cobalt)公司志愿扫描了这个牡蛎,只为弄清楚里面究竟是什么。这家公司向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和自费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扫描服务。
霍洛威表示“一名当地人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当地鱼贩子向众人展示这块化石,于是我们找到这些鱼贩子,他们就把这个牡蛎给了我们,归蓝礁水族馆所有。通过贝壳上的年轮,可以判断出牡蛎的年龄。我们数了数,发现这个在索伦特海峡南部海岸发现的牡蛎共有200多个年轮。这表示它极其长寿。如果仅从贝壳大小进行观察,也能判断出它里面或许含有一颗高尔夫球大的珍珠
珍珠双壳类软体动物的防御机制
双壳类软体动物贝壳内形成天然珍珠,这是它们对抗寄生虫等具有潜在危险的刺激物的防御机制。这种软体动物制造了一个外软膜组织细胞的珍珠囊,分泌碳酸钙和贝壳硬蛋白把刺激物封闭起来。典型刺激物包括有机物、寄生虫甚至包括这种软体动物自己的受损软膜组织。普遍认为,珍珠的形成是由一粒沙子引起的。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分泌过程重复许多次,才长成一颗珍珠。天然珍珠形状各异,完美圆形比较罕见
推荐文章:通古斯大爆炸 智利复活岛 百慕大三角之谜 亚特兰蒂斯文明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