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扶绥龙"化石展带你"穿越"白垩纪
“赵氏扶绥龙”化石与市民见面
9月26日,一具身长21米的远古恐龙化石骨架,在广西自然博物馆恐龙园区亮相。这条在古生物界赫赫有名的“赵氏扶绥龙”于2001年发掘,体积进入世界最大恐龙之列,此次完整复原装架展出,凝聚了广西自然博物馆10年的研究心血,也将在国庆长假引发新一轮科普热潮。该馆副馆长莫进尤接受记者采访,详述扶绥龙的发现过程和未解之谜。
巨龙现身带来震撼
“快来看!好大的恐龙!”26日上午,走近恐龙园区的游客,都会被新出现在树林中的巨龙震撼。龙头比两层楼房还高,光是腹腔就有一头大象的体积,成人身高还不到其膝盖。
“这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估算尺寸了。”莫进尤说,根据同部位骨骼比对推定恐龙大小,比如一块长达1.45米的肠骨,在国内外以往发现的蜥脚类恐龙中,还没有超过它的。扶绥龙已经进入世界最大恐龙行列,其活着时身长21米,头高超过9米,体重可达50吨,相当于10头成年大象。
广西自然博物馆将其命名为“赵氏扶绥龙”,一是说明其发现地点扶绥县山圩镇平搞村六榜屯茏草岭;二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恐龙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教授赵喜进,他为广西恐龙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曾现场指导扶绥龙的发掘研究。
发掘过程带来轰动
早在1973年,中科院、广西博物馆、扶绥县文化局在扶绥那派盆地考察时就得知了当地“龙骨”的消息。农民报告说在茏草岭捡到化石,装了好几担子。但当时由于岭太大,找不到具体埋藏地层。
2001年,当地村民何文坚(“何氏六榜龙”以其命名)写信给广西自然博物馆,说在一片甘蔗地里捡到五六十厘米长的腿骨化石。7月23日,考古人员对这块甘蔗地进行了试掘,运气很好,8月6日找到了化石埋藏地层,在同一处坑内发现了3个蜥脚类恐龙个体,包括“何氏六榜龙”和“赵氏扶绥龙”,还有一条仅余少量骨骼化石。坑内还有兽脚类、棘龙类等食肉龙的牙齿,鸟脚类恐龙的化石,以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瓣鳃类化石。
文章推荐:美食节 诸葛亮墓之谜 大嗓门 生物入侵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