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家族这样管理强大的秦军 完整的制度!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一段铁路的边上,发现了一个装满竹简的古代墓葬。长眠在墓中的是一个叫喜的秦国小官吏,他把秦国繁杂的法律一一抄写在竹简上,死后放在了身边。
竹简上有这样一些内容在秦始皇登上王位的那一年,喜17岁,他向政府申报了自己的年龄,当时叫“傅籍”。“傅籍”的意思就是他开始登记作为一个壮丁,可以为国家效力了。

竹简上记载喜分别在秦始皇三年、四年和十三年的时候,从军打仗。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秦国,一个人一生服几次兵役似乎没有严格的规定。从17岁到60岁,只要国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随时都要奔赴战场。
秦人还实行封爵制度,有二十级爵位,男子得到一级爵位以上,犯罪可以得到减免,普通人服役期限从17岁始到60岁止,而有爵位的人可以减少服役期,56岁就可以提前退伍,在当时被称为“免老”。
十年统一战争时,秦国调动了大约100万的士兵,当时秦国的人口大约有500多万,五个秦人当中就有一个士兵。
从喜的经历来看,秦国实行的是普遍的征兵制,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每一个秦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
竹简上记载军粮是由国家统一供应的。据史书记载一个士兵每月的口粮大概在40斤左右,秦国灭楚,战争打了将近两年时间,需要的粮食至少50万吨以上。
秦国是如何做到负担百万大军连年作战的呢?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耕战,就是要把老百姓塑造成只知道耕田和打仗的机器,其他事情都不要问,作为一个老百姓,要么就是生产,多打粮食,要么就是到前方去拼杀,多杀敌人。

秦简里边的田律提到,下雨、旱灾都要及时上报,播种的种子数量,对耕牛的饲养和使用铁制农具,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家用法律来保障对耕作的管理,以保证战时的需要。
统一战争前85年,巴国和蜀国都被秦军所灭,巴蜀地区成了秦国的天然粮仓。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巴蜀地区从此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集灌溉和航运于一身,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2000多年后,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