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合同
合同草拟专家解读——农村建房施工合同核心要点
一、合同主体信息概述
明确发包方(建房村民)与承包方(施工方/建筑工匠)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住址等,确保双方身份真实可靠。
二、施工地点及范围详解
详细标注建房位置,明确东、南、西、北四至界限,并附上详细示意图,确保施工范围准确无误。
三、承包方式的选择与工期约定
承包方式分为包工不包料与包工包料两种,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若选择包工不包料,甲方提供设计图纸及全部建筑材料,乙方负责施工技术及劳务,工期一般较短,需在签订合同后一定天数内完成。若选择包工包料,甲方仅提供设计图纸,乙方负责材料采购及施工全流程,工期相对较长,需明确具体天数。
四、施工标准与验收流程
乙方需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约定标准。重要工序需经甲方及乡镇安全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工程完工后,双方组织验收并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15日内,相关合同及资料需报乡镇备案。
五、工程款项结算方式
工程款按建筑面积计算或约定总价。付款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包括开工前预付、地基验收后支付、主体封顶后支付、竣工验收后支付以及质保期满付清尾款等阶段。
六、双方责任及权益保障
甲方需确保施工场地三通(通水、通电、通路),监督工程进度并协调村民关系。乙方需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禁止转包,并承担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费用。施工安全责任由乙方全权承担。合同还涉及质保期、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等关键条款。
七、合同生效与资料备案
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竣工验收后,合同、图纸等资料需提交乡镇存档。
注:签订本合同前,建议由乡镇建设管理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审核合同条款,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遗漏关键内容。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明确各自权益与责任,确保农村建房工程的顺利进行。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文件,务必谨慎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