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最耻辱的一次 百万大军竟然向两万人投降
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令人震撼的文章,讲述了一段充满耻辱与悲愤的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在皇帝在位第十七年时,清军入关,明朝的皇帝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大明的辉煌瞬间黯然失色。中国地域辽阔,即便北京沦陷,仍有南京顽强抗争。前大明福王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史称南明。
南明的建立,让无数汉人看到了复兴的希望。无论曾经的壮丁、难民,还是从北方南下的兵卒,都纷纷加入抗清大军。其中,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麾下兵力众多,加上投奔者及原有兵卒,人数高达百万。尽管遭受困境,华夏大地的汉人天下仍有巨大的潜力。若能将南明政权下的所有力量凝聚起来,即便不能反清复明,也足以与大清分庭抗礼。
命运弄人,关键人物左良玉在这场抗争中起了坏作用。当左良玉驻守南昌时,闯王李自成被清军追击,欲先拿下南昌再与清军周旋。李自成带着二十万兵卒和三十万家眷,而清军只有两万人。
左良玉得知消息后陷入恐慌。面对李自成五十万人的大军以及两万清军,他束手无策。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舍弃南昌,回攻南京,意图夺取更多的资源来应对危机。途中李自成遭遇山贼袭击身亡,其大军一哄而散。
左良玉面对两万清军时显得异常胆怯,最终死在九江。其子左梦庚更是个无能之辈,领着八十万大军却接连败北,最终不得不投降清军。这一投降事件成为南明政权失败的转折点。此后,清军势如破竹,攻陷南京城。南明官员纷纷投降,大清的江山从此稳固。
这段历史充满了耻辱与悲愤,但也展现了汉人的坚韧与抗争。南明的兴衰历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民族的记忆。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旨在铭记那段艰难岁月中的英勇抗争,同时也警醒我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