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父曹嵩被谁所杀?曹操为何认定是陶谦
在公元193年,曹嵩,这位中常侍的养子,带着他的财富和庞大的行李队伍,踏上了前往琅邪的旅程。他的旅程却在他经过徐州时终结,死在了都尉张闿的手中。曹嵩的死亡,似乎牵扯到了徐州牧陶谦。
曹嵩并非寻常人物,他曾花费一千万钱买得太尉之职,此次出行他的财富与声势浩大,几乎半个中国都为之震动。当他抵达徐州境内时,陶谦出于某种考虑,派遣了两百名卫兵交给张闿,负责护送曹嵩。
面对曹嵩随行的一百多辆车载的金银财宝,张闿动摇了。他在泰山与华县、费县之间,指挥卫兵,将曹嵩杀害,掠夺了他的财物,逃往淮南。《吴书》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而《陶谦传》虽然未明确提及凶手是张闿,但指出了曹嵩的死与陶谦的士兵有关。
《应劭传》则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杀曹嵩的是陶谦的轻装骑兵。然而这种说法似乎与事实不符,因为在曹嵩遇害之前,曹操并未攻击过徐州,陶谦没有理由因此恨曹操到需要杀害其父亲的程度。
那么,哪个版本的历史才是真实的?从各种记载来看,《吴书》和《后汉书》的记载似乎更为可靠。它们指出,陶谦派遣的别将带领骑兵二百余,护送曹嵩一行人出境,其中都尉张闿等人趁机杀害了曹嵩全家,夺取财宝。这种说法有合理性,可信度较高。
曹嵩选择避难琅邪,这也是徐州辖地,如果陶谦想对他采取行动,在这里解决显然更容易。为何需要动用骑兵在界首追杀?这似乎过于冒险。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较为简略,留下了许多解释的空间。而韦曜的《吴书》更早于《三国志》成书,更接近事发当时的情况。
历史上这种小事难以考证。重要的是,无论曹嵩是被谁所杀,曹操坚持认为是陶谦派人所为,因此在初平四年带了大量人马攻击徐州,声称要为父报仇。这段历史纷争激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