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去了哪里了?华夏为何也称中华
华夏文明的多元起源与四夷的演变
左传中,华夏文明被赞誉为礼仪之邦,服饰华美,文明繁荣。古代华夏并非孤立存在,其周边分布着不同的民族部落,如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这些部落与华夏族共同书写了丰富多彩的古代历史。
首先说西戎,它对西周的影响最为显著。犬戎部落的崛起,使得周幽王被杀,西周覆灭。这一历史事件让东周开始,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春秋时期。西戎并非只有破坏性的一面。秦穆公任用贤臣,攻灭了西戎的30多个国家,使得秦国获利最多,也由此被周天子封为霸主。值得一提的是,西戎与华夏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黄帝部落便是从西方而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北狄这个词出现的比较晚,狄是对北方部落民族的称呼。与晋献公等多位霸主对抗北狄是其重要的任务。战国时期,胡人被称为北狄。中山国是狄人所建,其实力强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狄也逐渐融入华夏族中。
东夷在夏周时期与华夏族紧密相连,本就是一体。但随着东夷的兴起,逐渐成为周朝的对立方。东夷的范围广泛,包括现在的山东、苏北、皖北一带。历史上东夷曾多次与周朝发生战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逐渐缩小,春秋之后已无明显区别。秦始皇统一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后期的东夷主要指朝鲜半岛、日本一带。
最后说到南蛮,这个称呼至今仍在。在北方,有人仍然称呼南方人为南蛮子。南蛮在历史上是南方各民族的泛称,也用于形容南方的地理环境及土著文化等。这些部落与华夏族的交流、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华夏文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缔造。四夷的存在和演变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多元起源和发展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部落与华夏族逐渐融合,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