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巢,有哪两个民间典故一直流传至今呢?
在历史的烟云中,有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黄巢,您听过吗?
黄巢,出生于820年,逝世于884年,他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的骄傲,一位出身盐商家庭的领袖。他善于骑射,更拥有难得的诗才,五岁便能对诗。尽管才华横溢,成年后的他却屡试不第。
历史的大幕在乾符二年(875年)六月拉开,黄巢与他的兄侄八人响应了王仙芝的号召。从此,他的名字与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紧密相连。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当王仙芝离世后,众望所归,黄巢被推为主帅,号称“”,并改元。他的军队兵围广州,进入洛阳,抵达潼关,最终长安。在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在含元殿即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黄巢的形象并非只有英勇与果断。在民间,关于他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其中两个典故尤为引人入胜。
正月十五挂红灯笼的习俗与黄巢息息相关。当他攻打浑城时,曾亲自乔装打扮入城打探虚实。为了报答一位搭救他的老者,黄巢让他在门前扎个红灯笼挂上。这个标志被穷苦人家广泛采用,正月十五当天,黄巢军队看到红灯笼便会绕过,而未挂红灯笼的人家则会被抓砍头。这个习俗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端午插艾草的习惯也与黄巢有关。在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的插艾草的习惯其实也与黄巢有关。某次黄巢大军进攻某地时,一位妇人背着大嫂的遗孤和自己的孩子逃难。在途中遇到一位黄衣人告知她插艾草可以避祸。妇人回家并在门口插上了艾草,并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同乡。当黄巢大军到达时,插艾草的人家都被避开。后来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除了这些故事,黄巢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战争中展现出英勇果断的一面,而在对待百姓时又流露出深情厚意。他的事迹和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