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失守真的全怪马谡吗其实诸葛亮也有责任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自是不容置疑。在历史上的某一关键战役中,关于失利的原因,很多人都将责任归咎于马谡这位主将。诚然,作为镇守街亭的将领,马谡无疑肩负重任。当我们回顾这场战役,难道真的能将责任完全推给马谡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身为三军统帅诸葛亮,同样需要承担起责任。
对于诸葛亮而言,街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他会选择马谡作为镇守街亭的将领呢?这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两人长期共事,对于军事策略有着深入的。在诸葛亮眼中,马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因此他对马谡寄予了厚望。蜀汉时期人才匮乏,培养马谡也是诸葛亮的心愿之一。出于这些考虑,诸葛亮特意委派了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同镇守街亭。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马谡在作战期间过于自信,甚至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了街亭的失守。除了马谡是诸葛亮亲信这一原因之外,诸葛亮与魏延的内部矛盾也是他不愿派魏延去守卫街亭的重要原因。魏延是蜀汉中的一位重要将领,但诸葛亮对其并不看好。除非迫不得已,诸葛亮通常不会选择使用魏延。
至于姜维,虽然诸葛亮对他颇为看重,但他出身并不显赫,若让他镇守如此重要的位置,必然会引起下属的非议。而且,在蜀国内部,马谡的支持者众多。在决定谁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量,最终诸葛亮选择了马谡作为镇守街亭的将领。
我们并不能因为诸葛亮的这些考量就忽略他在用人方面的失误。毕竟,街亭的失守对整场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知人善任都是至关重要的。诸葛亮的这次决策,虽然有其复杂的背景和考量,但也暴露出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也使得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们的成就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