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这爆脾气,赵构说了不算就撂挑子,派人请六天才出山
在历史的长河中,名将岳飞以其高大勇武、气吞山河的形象,成为了后世的楷模。他的气魄之大,可以从他的诗句中窥见一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不仅拥有令人钦佩的英勇气质,更有毫不畏惧的刚烈脾气。他敢与强敌叫板,对赵构的要求不以为然时便选择撂挑子,甚至让人请了六天才出山,其脾气之倔可见非同一般。
岳飞在抗金的战场上屡建奇功,赵构视他为顶梁柱。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拜见高宗。赵构与岳飞的关系极为融洽,二人吟诗作对,相互欣赏。赵构对岳飞委以重任,升其为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相当于两省军区司令,一时间南宋的军权重心有所倾斜。
一日,赵构将岳飞召至卧室,郑重地告诉他:“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这表明赵构将重振南宋的重任交给了岳飞,并对其寄予厚望。岳飞看到自己的军队即将壮大,恢复中原的希望燃烧起来。他激动之下,呈上了《乞出师札子》,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恢复中原计划。虽然岳飞已经变得更为谨慎,不再提及迎回“渊圣”还朝之事,但赵构仍感欣慰,赐下御札嘉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浚和秦桧等人站出来反对给岳飞增兵,担心这会破坏宋金议和的局面。赵构受到他们的影响,下令不给岳飞增兵。岳飞看到赵构出尔反尔,心中愤懑之下选择了辞职。他立刻递交了乞罢军职的札子,离开建康,回到庐山为母守孝。
赵构听闻岳飞辞职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他立刻派员前去庐山请岳飞回军。经过六日的劝说,岳飞才答应受诏朝见,并重返军中。
后来的一次事件中,岳飞提议立赵构的养子赵瑗为皇储,却遭到了赵构的呵斥。从此,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局。这一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岳飞的忠诚与坚韧,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