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末的起义军都打着楚的旗号呢?
秦末起义军在选择建立新政权时,并未打出自己的新国号,而是普遍选择了“楚”作为国号。无论是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还是项羽麾下的庞大队伍,都以此为国号。
对于这一选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考量与原因。起义军之所以没有立即打出自己的名号,是因为他们觉得自身的资历、声望和威信不足以服众。为了压服人心,他们选择了一个广为大家所接受和敬仰的人物作为名义上的首领,这就是只有七岁的放羊娃“心”。这样的做法很容易理解。
在众多可能的国号如齐、燕、韩、赵、魏等中,为何唯独选择了偏远的楚国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楚国的影响力远不如其他五国。在立国久远和威服人心方面,楚国无法与其他五国相提并论。据史书记载,楚国直到周夷王时期才被封为王,且地处偏远,相较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发达国家,显得相对落后。
在文治武功和治国英才方面,楚国除了少数几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将领外,并无太多后世闻名的杰出人物。与其他五国相比,楚国的经济实力也无法与之匹敌。那么为什么起义军仍然选择楚国作为他们的国号呢?这是因为秦灭楚的历史充满了欺诈与屈辱。特别是在怀王被诱骗至秦国并扣留为人质的事件中,秦国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愤怒和同情。这不仅让楚人感到悲痛和愤怒,也让其他诸侯对秦国产生了不满。范增曾游说项梁时提到:“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这不仅是对当时形势的生动描述,也反映了楚国人民对秦国的深深怨恨。秦末的起义军选择复“楚”的旗号,对于聚集英才、收买人心、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他们选择楚国作为新生政权的国号,既是对过去屈辱历史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许。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共鸣和支持,共同反抗秦朝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