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都做过哪些荒唐的事?
在开元年间,那个被称为“盛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皇帝和百姓都渴望长生不老。那时,江湖术士如同春天的细雨般涌现。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在泰山举行大典后,对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他的五弟薛王李业的去世让他深感人生无常,于是更加痴迷于寻求长生之道。
他向一位名叫张果的道士讨教长生之术,甚至不惜将皇女嫁给他。张果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请求回故乡养老,唐玄宗无奈只得应允。当张果途经蒲武县时,他安静地离世。他的弟子对外宣称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为此追悔莫及,并下诏修建栖霞观以纪念他。
在长安城极盛时期,各种方士纷纷出现,其中有一位术士某甲,他的面容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却自称已经活了三百多岁。他声称自己长生不老是因为服用了丹砂。长安城的王公贵族和富商们都对他羡慕不已,纷纷送上钱财求购他的丹药,他的家门前常常门庭若市。
有一天,许多官员造访某甲的府上,某甲在设宴款待客人的听到了他的儿子从乡下来的消息。尽管某甲表面上表现出愤怒,但他还是让儿子进来了。众人看到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而某甲却年轻如昔。某甲解释说他儿子因为不肯服食丹砂而衰老。有人私下询问某甲的亲戚后才知道,那个老头儿其实是某甲的父亲。某甲和他的父亲互换角色,只是为了欺骗那些求购丹砂的人。
那些痴迷于道术的求道者被某甲欺骗得团团转,就像婴儿信任父母一样。某甲利用他们的信任大发横财。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也揭示了江湖术士的欺诈手段。在这个开元盛世的背景下,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而某甲正是利用这种风气来牟取暴利。他的欺骗手段虽然令人不齿,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需求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