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舞蹈 鄂温克族萨满舞怎样跳

考古学 2025-04-10 06:4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萨满”这一词汇源自满——通古斯族的语言,它最初的涵义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一词汇逐渐成为了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在中国,萨满舞是原始萨满教的一种祭祀性舞蹈,旨在祛病禳灾、祈神护佑。这种舞蹈通常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并在特定的场合如治病、祈年丰收以及萨满盛会上呈现,与汉区的庙会相类似。

鄂温克族的萨满舞具有独特之处,其特点是手击皮鼓,这种皮鼓被称为抓鼓。抓鼓的表演中,舞者的腰部甩劲并不大,步伐主要是走步、回旋和蹦跳。在舞蹈过程中,巫师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词,这种仪式性的舞蹈充满了神秘与庄重。

抓鼓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其制作讲究。在无把的圆形单面皮鼓中,鼓帮由榆木弯制而成,鼓面则蒙以兽皮(过去使用狼皮)。鼓背面的中心大圈和旁边的小圈由牛角制成,整体形状完美无瑕。中心大圈与鼓帮内侧的周边通过羊皮细带系牢,鼓帮上还附有两根粗铁丝,铁丝上穿着小铜钱,随着舞蹈的动作叮当作响,与击鼓声完美融合。鼓槌大约35公分长,以藤条或细竹为骨架,外面包裹着狍皮,下端还系着彩色的穗子。

看着鄂温克族的萨满舞,仿佛能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流动和传承。这种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舞动,更是心灵的交流。抓鼓和舞蹈的结合,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鄂温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优惠券怎么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