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只是为了扇风吗?
考古学 2025-04-04 05:1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象征君王权力的物品犹如璀璨的繁星,其中一项重要的象征物便是“扇子”。在《竹扇赋》中,一句“削为扇婴成器美,托御君王供时有”,生动描绘了扇子与君王权力的紧密关联。扇子曾是帝王专有的仪仗之物,彰显着其无上的权威和尊贵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功能才逐渐从单纯的仪仗转变为扇风之用。
谈及唐朝的辉煌时期,我们不能不提唐玄宗时代的一项特殊礼仪制度。为了更加凸显帝王的威严,大臣萧嵩精心制定了一项新规定:皇帝上朝时,在正殿上置有六柄掌扇。当皇帝走向御座时,这六柄扇子相合遮挡在前,为其遮挡视线、遮风挡尘。待皇帝坐定后,扇子才缓缓开启,接受群臣的朝拜。这一礼仪过程完成后,左右两侧会留下三柄扇子立侍。皇帝退朝时,同样先合扇于御座前,待皇帝离席后,方撤去扇子。这一制度又被尊称为“索扇制度”,其核心目的在于维护皇帝的威严,强化皇权的神圣性。
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盛唐时期,皇帝的出行仪仗也经历了变革。圆形华盖已不再是皇帝出行的必备之物,取而代之的是伞与雉尾扇的完美结合。值得一提的是,雉尾扇仅有皇帝与亲王方可使用,其他品官则使用团扇。更为讲究的是,执扇之人需经过谨慎挑选,通常都是由品官族属中的青壮男性担任此职。而对于执扇者的身高和容貌条件要求更是严苛至极,他们必须英俊挺拔、气质非凡,以充分展现皇帝的威严与尊贵。这一变革不仅体现了礼仪制度的完善与进步,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如今,当我们回想起那段辉煌的历史,不禁为古人的智慧与创意而赞叹不已。扇子作为君王权力的象征,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礼仪元素,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崇祯死后弘光继位,南明军事实力远超清军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只是为
- 崇祯死后弘光继位,南明军事实力远超清军为什
- 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威力巨大 诸葛瞻为什么从
- 史前文明是否真毁于核战争
- 为什么金朝不算中国的一个朝代呢 原因出在什么
- 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赐死大臣的 有没有下赐死太后
- 秦朝灭亡后 虎狼之师为何都不见踪迹了?
- 古代人下馆子吃什么 丢下银子和吃牛肉是真的吗
- 落第秀才王伦为什么要去落草为寇?
- 千年汉代女尸尸身为何保存如此完好
- 关羽去世后,刘备为何倾国伐吴?他有什么打算
- 乾隆皇帝当上了太上皇,为什么权力还在他的手
-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 五代十国最奇葩的亡国之君,为何务农了37年?
- 关于邢邵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 历史上嘉靖为什么不重用王阳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