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遭遇杀戮
曹操,一位胸怀豁达又心怀多疑的枭雄。即使面对他的亲如长子、侄子乃至侍卫长,只要触犯了他心中的,哪怕是昔日亲密的功臣,也难逃他的手掌心。他的多疑使得许多曾与他并肩作战的亲友沦为刀下之鬼,其中不乏枉死的魂灵。
许攸,曾是曹操的老友,一次试图联合他人废立合肥侯并联络曹操起兵,却被曹操以废立为不祥之事为由劝止。尽管后来遭遇失败,但许攸因曾经的举动而始终难以释怀。后来,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许攸向袁绍献计攻打许都,却因袁绍的疑心而被迫投奔曹操。曹操听闻老友的来访,欣喜若狂,光着脚便跑出去迎接,这种欢喜与亲切令人动容。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攻克冀州后,许攸的居功自傲到了极点,多次在公共场合对曹操不敬。尽管曹操多次宽容以待,但许攸并未悔改。他的罪行有四:一是曾经废立的劣迹,二是卖主求荣的行为,三是贪婪成性的本性,四是对曹操的不敬。这些罪行使得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
许攸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既是袁绍的谋士,又是曹操的故友。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他投奔曹操并带来了绝妙的战机。他的处世之道并不尽如人意。凭借自己的盖世奇功,他时常酒后吹嘘自己,甚至直呼曹操的小名,抖搂曹操的荒唐往事。这种行为惹怒了不少武将,其中就包括曹操的武将许诸。一次酒后冲突中,许诸愤怒之下割下了许攸的头颅。
许攸虽然是一位智慧超群的谋士,但他的离世让人深思。他的行为似乎印证了那一句古话:“为人处事不慎,终招祸患。”在这场战争中,他的盖世奇功无法掩盖他的过失和不敬之举。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一悲剧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深思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