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为何却受到荀子的批评呢?
考古学 2025-04-03 15:5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子游,名偃,字子游,春秋末之杰出人物,与孔门十哲中的其他才子齐名。他少孔子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弟子中的翘楚,更被誉为“文学”科的高材生。他与子夏一同,被誉为“游夏”,其才华与魅力令人瞩目。
子游不仅学识渊博,更将孔子的理念付诸实践。年仅二十多岁,他便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在武城,他积极推行孔子的教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当孔子踏足武城时,被那里的弦歌之声深深打动,对子游的作为大加赞赏。
子游坚持以仁义为本,批评子夏的门人过于注重表面的礼仪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本质。他强调,真正的学问和修养应当源于内心,而非表面的模仿。他的名言“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至今仍被世人传颂。
孔子去世后,子游继续传承孔门学问,自己授徒讲学。他的学说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派。尽管他受到了荀子的严厉批评,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
子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被追封为吴侯,又被称为丹阳公、吴公。他的事迹和遗迹至今仍在江苏常熟留存,如“言偃宅”和“言子墓”等,都是对他的纪念和敬仰。
明周洪漠在《重修丹阳公祠记》中详细描述了子游的事迹。这位吴公,虽为勾吴人,却倾心于孔子的学问,在中国学得精湛知识,凭借文学才华得到了圣人的真传。当他宰治武城时,孔子听闻当地的弦歌之声,喜悦之余与子游开玩笑。子游则诚实地回答孔子,这里的孩子们都在学习道法,爱人并易于引导。
子游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更是一位勇于实践的行动者。他的事迹、贡献和学说,都使他成为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和理念,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上一篇:红山文化:惊艳中国千年的玉器之美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为何却受到荀子的批评呢
- 红山文化:惊艳中国千年的玉器之美
- 中国最坚固的皇陵 里面尸体的衣服为何都没了
- 历史上齐国复国后都有哪些作为?又有何发展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贪污的王朝
-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详解,旧时代迈入新时代的
- 刘备建立的蜀国,为什么被称为蜀汉而不是刘蜀
- 关于安德烈纪德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文学有
- 这个人要调去京城任职,京城的各级官员竟集体
- 陈宫与曹操之间决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历史上的萧贵妃存在吗?高湛和萧贵妃的关系是
- 曹丕三次兵发广陵,每一次结果如何?
- 古代男人为了防止老婆出轨偷情的奇招
- 让西贝柳斯是怎么样一个人?他对世界音乐有什
- 身世之谜:元顺帝是宋恭帝赵显的儿子吗?
- 诸葛均跟诸葛亮之间什么关系 诸葛均有后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