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两次大胜曹魏,竟然靠的是苦肉计?
考古学 2025-04-03 14:3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一提起《演义》,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两大阵营的激烈对决。在三国鼎立的背景下,东吴似乎总是被曹刘的光芒所掩盖。但在历史的真实记载中,东吴却是三个国家中寿命最长的势力。显然,这并不是单靠夹缝生存就能达到的成就。
东吴的实力,在客观评价中,其兵马擅长水战。但在遭遇战中,与北方曹魏相比,他们确实稍逊一筹。否则也不会有逍遥津的八百勇士威震天下的奇迹。多数情况下,东吴对曹魏都表现出恭敬和臣服的态度。一旦他们有了与曹魏掰手腕的想法,就会依靠谋略取胜。这种谋略,本质上就是巧妙的欺骗和兵不厌诈的智慧。
说起东吴两次大胜曹魏的战役,都离不开苦肉计的运用。第一次是广为人知的赤壁之战,老将军通过军法酷刑获取了曹操的信任,成功实施苦肉计。毕竟曹操以多疑著称,能够骗得他信任的老黄盖所受的刑罚肯定不轻。然而这只是苦肉计必须付出的代价。
到了第二次运用苦肉计时,面对更加精明的曹军将领曹休,东吴将领选择了另一种形式。周鲂以割发为代价,用头发作为欺骗曹休的凭据。在古代,割发是对父母的不孝之举,这种痛苦源自内心,可能比身体上的痛苦更为难以承受。结果周鲂的“苦肉计”再次成功,曹休大败而归,曹氏势力从此走向衰落。
从这两场战役可以看出,东吴两次战胜曹魏都是依靠苦肉计的成功运用。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欺骗了以奸诈著称的曹操,孙权的手段甚至比曹操更为高明。然而在小说中,我们只能看到曹操的这一特点被当作缺点诟病。这反映出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而非追求真实性。因此用小说的内容来评价历史人物是不公平的。东吴的崛起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智慧与牺牲。
上一篇:关于悲痛之夜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东吴两次大胜曹魏,竟然靠的是苦肉计?
- 关于悲痛之夜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 李世民对李渊真的不好吗 李渊为何在晚年狂生
- 孝庄太后最疼爱的和硕恭悫长公主,却成了康熙
- 雍正皇帝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他真的是矫诏吗
- 在没有棉花出现的古代 古人晚上都用什么东西保
- 强大的三个朝代却毁于宦官弄权
- 方证大师与冲虚道长:一对同进退的好盟友
- 什么是临川派?临川派有什么特色?
- 这个女人是谁?为何公子鲍不可能辜负这个说不
- 嘉庆帝的皇后以及他的儿子们情况是怎样的
- 古代客栈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
- 故宫有70多口井 但为何却没人敢喝井里的水
- 宜芳公主:年仅10岁就远嫁塞外,嫁过去就去世了
- 光绪遗骨竟含2000倍砒霜?死于砒霜中毒吗?
- 司马师为什么没有留下后代继承王位呢 难道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