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趣的历史典故?

考古学 2025-03-29 18:27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郑国的春秋时代,新继位的郑灵公初掌大权,恰逢楚国赠予一只巨大的龟作为贺礼。某日,公子宋和公子归生一同前往宫廷拜见灵公,等待之际,二人在宫外闲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他向公子归生展示,并笑着说:“昔日我食指跳动时,总意味着将有美味佳肴入口。”(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公子归生听后只是微笑,未置一词。

二人进入宫廷后,恰遇厨子在宰杀那只大龟。此情此景令两位公子忍俊不禁。郑灵公察觉他们的笑声,询问缘由。公子归生将食指颤动的预言告诉了灵公。

年轻的灵公觉得此事有趣,便心生恶作剧之意。他偏不给公子宋品尝美味的机会,当众羞辱了他。午餐时分,灵公命厨子烹制了美味的龟汤,并分赐给每位大夫享用,唯独公子宋空无一物。(召子公而弗与。)

公子宋愤然离席,当众展示他的中指曾染于羹汤以示反抗。(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他以此表明灵公的故意挑衅并未得逞,他已尝过那美味的羹汤。郑灵公被激怒,准备对公子宋采取行动。公子宋则开始策划反击,他向公子归生游说,认为他们应当联手杀死灵公。尽管公子归生对弑君之事心存忌惮(“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但在公子宋的离间下,他也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最终,他们联手杀死了郑灵公。(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这场事件源于一碗汤的纷争,却最终演变成了弑君的惨剧。这个故事不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特事件,也为后世留下了两个常用的典故。一是“食指大动”,用来形容对美食的期待和贪婪;二是“染指”,用来比喻插手某些事情并从中谋取非分利益。这个历史典故被记录在《左传·宣公四年》中。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