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可叹!诸葛亮的人生悲剧究竟是谁酿成的呢?

考古学 2025-03-25 10:1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成都武侯祠大殿对联深刻阐述了治国理政的精髓:“能攻心即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中的“审势”二字,凸显了作为政治家必备的判断能力。

李卓吾先生在评点《演义》一书时,曾对孔明的不识天时和不知天命提出批评。孔明虽才智过人,但若遇到不明事理的主子,其施展才华的舞台便大打折扣。当诸葛亮躬耕南阳时,他感叹“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实际上揭示了孔明的悲剧所在:得其时,不得其主。

孔明生活的时代,是汉末大乱之际,诸侯蜂起,谋士如云。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政治家们在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军事家们挥师千里,夺城掠地。孔明所辅的刘备并非英明之主。刘备的妇人之仁、火烧连营等失误,都是不听诸葛亮的忠告所致。而关云长这位骄矜的将军,更是诸葛亮诸多重要政策执行中的障碍。荆州的丢失,预示着西蜀的败落。与这样的主子共事,岂能称之为得其主?

相反,曹操麾下的谋士武将虽未必高于孔明,但曹操的枭雄本色使他们能够相辅相成。魏国强于吴、蜀也是理所当然。而西蜀到了刘禅时代,主子的昏庸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对于诸葛亮这样的英才来说,看着自己的全部努力在昏庸的主子作践下化为泡影,无疑是最大的痛苦。

这悲剧性的命运让诸葛亮这位极具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的智慧和努力,没有用在敌人身上,而是被自己的主子所葬送。这种无奈和痛苦,让人深感痛心。诸葛亮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却缺乏明理的主子来与之匹配,这是何等的遗憾和悲哀!

上一篇:闻鸡起舞的主人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