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抱朴子 看葛洪的修行哲学、不死的探求

考古学 2025-03-02 18:47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孜孜不倦。历史上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秦始皇派徐福赴仙山仙岛寻找不老之药和不死之术。而在研究上,晋代的葛洪可谓是集大成者。

葛洪在东晋时代二十一岁开始撰写《抱朴子》,三十五岁时完成这部巨著,集成儒、道的研究成果。此后,他遍访名师,在罗浮山从事炼丹术的研究。直至六十一岁,他尸解成仙而去,留下无数传说。

《抱朴子》外篇讨论人世得失、世事臧否,同时也阐述了神仙、金药、鬼魅、摄生、逃难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道家的哲学思想以及摄生的术数。葛洪的哲学思想主要源于老、庄、岐黄的理论根基,即玄道和气化思想。

玄学中主要源于《道德经》的精髓: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这个概念玄奥莫测,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名状。但它强大无比,用“一”来展现。因此葛洪的修炼之法也是先悟道,而“守一”。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明道的人,明白事物均是阴阳二气互相冲荡而成,需要用方式进行阴阳的和谐,才能处理好身心的问题。其目标是达到“中和”。这种中和的思想又演变为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道家的思想中,“一”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天地人三气合一,便是太和。隔离此三气,则太和不至。对于人而言,生命的长短由气量的多少决定。《至理篇》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也就是说,人的生存与气场息息相关,而人的寿命则取决于气的状况。

懂得了道和“守一”的重要性,如何养生?如何成仙长生不老?则需要具体的方式——“术数”。道家的思想是“养气”和“用气”。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术数,才能走向长生不老的道路。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