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为的卢藏用为何直到自己归隐才得重用的

考古学 2025-02-24 14:0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古代,许多统治者热衷于寻找深山老林中的高人隐士作为智囊团成员,隐居成为了一条通往仕途的捷径。正因如此,也催生了一些贪图升官发财的假冒隐士。其中,唐朝的卢藏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卢藏用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曾担任财政部长,父亲也是军政高官。卢藏用本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运气欠佳,考上公务员后一直未能得到人事部门的赏识,工作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作为一名年少有为、清高自负的知识分子,卢藏用倍感郁闷,曾写下《芳草赋》进行自我宣传,可惜反响平平。

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卢藏用决定隐居。他精心选择隐居地点——终南山,这里位于首都长安郊区,便于了解朝廷动态,也易于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声名。卢藏用的隐居大获成功,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文化名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卢藏用的隐居与众不同,他把隐居当成了一项业务来经营,哪里有皇帝,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种不纯粹的隐居让老百姓都看出了他的真实目的,因此给他取了个“随驾隐士”的绰号。

女皇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召见卢藏用,他毫不犹豫地出山为女皇效力,获封左拾遗之职。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后,卢藏用对修道人士的隐居生活颇不以为然。一次,他送行即将返回天台山的道士司马承祯时,批评对方的隐居过于单纯。司马承祯却以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提醒卢藏用:“终南山的风景虽美,但更重要的是有一条通往官场的捷径。”这让卢藏用羞愧难当。从此,“终南捷径”成为讽刺那些为求名利而装腔作势的隐士的经典用语。

卢藏用这样的隐士并非真心追求隐居生活,而是以退为进、以隐求显的手段来谋取社会名望和政治资本。他后来投奔太平公主门下,干了不少坏事。等到唐玄宗清算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时,卢藏用被流放到岭南,最终在那里丧命。他认为“藏着就有用”,结果却成了一个政坛笑话。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