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名臣建立北洋水师因自身问题导致甲
在晚清时期,国家财政的状况一直是个难题。从咸丰二年(1852年)开始,户部的库存银就开始急剧减少,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已经亏空了600多万两。即使到了光绪年间,这一问题也依旧严重。
正是在这样的财政困境下,水师的发展,特别是购买战舰、构建船坞等需求却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晚清原本计划建设北洋、南洋、马尾、广东这四五支海军力量。但实际情况是,除了北洋水师逐渐成型外,其他几支海军的经费始终无法与北洋相提并论。
特别是到了1885年,北洋水师已经成军,而南洋、广东等地的海军建设却一直未能如愿,几乎只能算是海警而已。更让人痛心的是,北洋水师的经费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花费了3500万两,这一巨大的投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那么,为什么清要如此大力地发展北洋水师呢?这背后的原因,与晚清的政权核心问题息息相关。为了保住北京的安全,发展海军是必然的选择。第二次战争中,英法联军从海上进攻天津,使得清廷深感震撼。如果不用心发展海军,那么在敌人的海上攻击面前,陆军的调动将会变得极为被动。左宗棠也曾强调过,没有强大的海军,就如同敌人骑着骏马而我们骑着驴,根本无法追赶。
我们也要认识到晚清时期民生的重要性。那些为了发展北洋而放弃民生、甚至痛骂那些为了救灾而禁止购买西方战舰和武器的官员的行为是不应该被理解的。也不能因为某些人在西北领土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而对他们进行谴责。我们必须要指出,清廷内部存在的享乐和贪腐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对比之下,明治天皇为了发展海军而自我约束,而慈禧太后却因一些小事就气急败坏、大兴杀戮,这样的统治方式导致晚清不亡才怪!甲午战败的责任首先要归咎于这样的统治者。
至于晚清发展海军的战略——近海防御,其实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当时民生较为困难,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海军的发展。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晚清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因此在这个时期大力发展海军是有其合理性的。实际上,包括左宗棠、李鸿章等在内的海防发展者都是近海防御观点的支持者。他们在战略上并没有错,只是因为海军发展所需费用实在太大,而且晚清民生凋敝、战乱频繁,所以执行起来确实困难重重。
至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海军发展战略的失败。战略本身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执行。在晚清时期,虽然有人才如丁日昌这样的合适人选来主管海军发展,但他却英年早逝,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甲午战争”的失败更多的是用人不当导致的。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