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中国若是家中有一人当官子孙后代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考古学 2025-01-19 16:4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自古以来,等级制度如影随形,无论是春秋之前的夏商周王朝,还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帝国,这一制度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晋朝,其等级制度更为鲜明,几乎达到了顶峰。

在晋朝,社会被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士族和庶族。士族,又被称为门第、衣冠、世族等,是指那些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地位高贵,享有特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门阀制度。这一制度的影响深远,使得朝廷中的重要职位往往被这些士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才能与专长。

庶族,又被称作“寒门”、“寒族”,他们大多属于普通的中小地主,不属于士族的家族。由于士族长期拥有政治特权,生活奢侈腐化,逐渐失去了统治能力。这时,庶族地主便以武职为升官阶梯,通过立军功、掌握军权,进而取得政权。这样,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魏晋及南朝的朝代更替,便成为了士族与庶族势力消长的过程。

这两大族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士族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国家权力,使得庶族难以跻身管理层。可以说,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独裁统治”最为明显的王朝,其珍贵的不是财富,而是士族手中的权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最宝贵的是政治资源,而士族们牢牢地掌握着这一资源。

尽管士族中的一部分并不富有,但只要拥有权力,他们便无所畏惧。官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瞬间便可以让人们的财富化为乌有。当时的社会最宝贵的便是政治资源,庶族即使再有能力,想要拥有这个权力也极为困难。

为了保持其权力地位,士族们采取了“世袭继承制”,确保子孙也能拥有这一政治资源。虽然先秦时期一般只有王公贵族、封疆大吏才有世袭的权利,但晋朝的贵族不能公然这样做。他们选择了次等世袭制,即在父亲退休后,将儿子安排进官府的编制,让其继续掌握权力。后来甚至演变成在父亲还未退休时,儿子便可以被安排做官,甚至坐上高官。

士族们这样挑战皇权必然会受到皇权的反扑。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为例,其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包括阉割被委以重任的大臣。这样的国策导致南汉政权中有大量太监存在。

虽然晋朝的等级制度严格,但仍有读书人为了做官梦而前赴后继去考取功名。有一个笑话便是描述了兄弟两人考取功名后的不同反应。弟弟因担心被阉割而沮丧,而嫂子则因哥哥高中而高兴。当哥哥告知他们所在的朝廷并无南汉的弊端时,这场笑话才得以平息。这个笑话反映了读书人对于做官的渴望和对权力的重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