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神秘的谶语预言有多少最终应验了

考古学 2025-01-11 19:10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从古至今,“符谶”之类的神秘器材一直承载着对未来的预言,仿佛上天以隐秘的方式向世人透露未来的讯息。在历朝历代,谶语的传说层出不穷,明朝亦是如此。这些玄妙的谶语,真的能够预示明朝的命运吗?又有多少谶语最终应验了呢?

一、“燕子”的预言

据传,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即位之初,有一名道士在国都的大街小巷中吟诵一首神秘的歌谣:“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天主畿。”这首歌谣的奥秘始终无人能解。

直到建文帝朱允开始削藩,朱棣起兵造反,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才有人恍然大悟:这“莫逐燕”,莫非是指的燕王朱棣?这首歌谣的寓意,难道是警示朱允不要随意削藩?否则,一旦燕王“日高飞”,等他飞到“帝畿”,朱允的统治就将走到尽头。

二、天象与民间预言

“荧惑入斗”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指的是火星停留在“二十八宿”之一的“斗宿”之中。在我国古代,这种天象与“荧惑守心”一样,都被视为不祥之兆。

明朝正统年间,大臣徐观察到这种天象,大惊失色,对友人刘溥表示:“大祸临头了!”他立即号召家人南迁。当时的人们都嘲笑他自扰。不久之后,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陷入危机。人们这才想起徐的预言。徐虽然预测到了土木之变,却没有预见到于谦的力挽狂澜。

与此民间流传着一首更加晦涩难懂的歌谣:“雨帝雨帝,城隍地盘。雨若再来,还我地盘。”这首神秘的儿歌广为传播。后来,王朱祁钰临危受命成为新皇帝后,才有人解读出这首歌谣的奥秘。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三、“十八子”的传奇

关于“十八子坐天下”的预言,早在隋朝末年就已流传。这个预言在明朝同样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儿子谷王。谷王相信这个预言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于是,他兴冲冲地起兵造反,以为瓮中捉鳖。当时的皇帝朱棣恰好是造反出身,对付谷王这种小角色自然是轻而易举。谷王还没来得及攻下一城一地就被擒获并废为庶人。

另一个造反的“十八子”是李自成。军师牛金星与宋献策为他献上符谶:“十八子得天下。”李自成见之大喜以为自己也该当皇帝便以此为证勾引人心最终攻入北京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而死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败于清兵之手最终兵败身亡。

四、“帝星明江汉”的神秘预言

明武宗正德年间曾发生宁王朱宸濠的藩王造反事件。他的狗头军师刘养正的一句话“帝星明江汉”坚定了他造反的决心。这句话意味着在江汉一带有一颗“帝星”正在冉冉升起。宁王相信这是自己称帝的绝佳机会于是起兵造反但最终失败。宁王的命运与这句神秘的预言紧密相连让人不禁思考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