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三让徐州的真实意图是什么?陶谦是真心的
在仁君刘备的生命轨迹中,陶谦三让徐州的传奇故事无疑是一笔浓墨重彩的篇章。如同王婆卖瓜,顾客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见证,刘备的仁德之名,亦是众口铄金,众口一词。陶谦对刘备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竟接连三次将经营多年的徐州拱手相让。
当我们深入研读历史记载时,会发现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洁明了。陶谦的三让徐州背后隐藏着深远的考量,而刘备的三拒徐州则体现了他的谨慎与机敏。究竟真相如何呢?
先看陶谦第一次让徐州。
当时刘备与孔融一同来到徐州,陶谦急忙打开城门,将二人迎入府中。宴会上,陶谦看到刘备气度非凡,言辞出众,便立即让糜竺取出徐州的印信,交给刘备。这是陶谦第一次让出徐州。
陶谦经营徐州十多年,面对曹操为父报仇的进攻,他寸土必争,毫不退缩。然而面对刘备,他却主动提出让出徐州。两人并无旧交,仅仅因为刘备相貌堂堂、能说会道,就轻易让出徐州显然不够充分。刘备对此也感到意外,询问陶谦的真正意图。
陶谦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如今天下大乱,王纲不振,您是汉室宗亲,应当力扶社稷。我已年老体衰,甘愿将徐州相让。您不必推辞。我会自行上表朝廷禀明此事。”除了看重刘备的皇族身份这一普遍心态外,必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那么真正的缘由是什么呢?当时有三路部队前来救援徐州:青州刺史田楷、北海太守孔融和平原国相刘备。前两位与孔融交情深厚,是受孔融之邀而来。唯独刘备是孔融转手约请的,与陶谦并无直接交情。陶谦自然会想:刘备来到徐州究竟有何意图?难道是为了夺取徐州?因为对刘备有了猜疑,陶谦在初次见面时就提出让出徐州,既可以试探刘备的真实目的,也可以向刘备示好。这种策略与《水浒传》中宋江对初到梁山的领袖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备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陶谦的意图是在试探他。因此他立即离开座位,谨慎地表示,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功业微薄、德行不足,怎敢贪图徐州?他强调自己前来救援徐州并无他图,完全是为了正义。同时故意点破陶谦的心思:难道怀疑他有兼并徐州的意图吗?刘备当众发誓:如果自己有此动机,天地不容。在古人看来,誓言具有极大的约束力。既然刘备已经发誓,陶谦便暂时相信了。两人相互客气地展开了一番虚与委蛇的礼节。就在双方都在推辞之际,糜竺出面了,他作为徐州的文官代表提醒两人:当务之急是退敌安民,其他事情暂且不必着急。经过糜竺的劝解大家不再推辞了。
席间刘备表示愿意写信给曹操试图劝其退军这背后其实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刘备明白他和曹操的关系不足以化解仇恨但他仍愿意尝试写信给曹操去沟通这其中一方面展示了他的大义凛然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他知道只有掌握一定的权力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曹操接到信后虽然并未退军但也因为吕布在背后威胁而不得不暂时放弃攻打徐州最终选择退军归去平定吕布之乱 刘备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他的辉煌历程仍在继续而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将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