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帝朱由检劝官员捐款皇帝的尊严到底值几个钱

考古学 2025-01-04 18:4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朱由检十七年三月丁未之际,李自成攻陷北京,朱由检的生命走向尽头,大明王朝覆灭。在最后的岁月里,这位极度重视面子的天子为拯救江山社稷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身段,哀求大臣和亲戚捐钱以充实军饷,然而结果令人心寒。

那些曾被期待的皇亲国戚和大臣们,如同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对捐钱一事充耳不闻。一位六旬老人,深感皇恩浩荡,捐出了自己一生的积蓄400两银子,得到了锦衣千户的荣誉。这个老人只是个例外,更多的人选择躲避、哭穷、耍赖,甚至变卖家产以表明自己真的无力捐资。

朱由检心中的焦急如焚,他试图树立一个榜样,选择了自己的岳父周奎。他知道周奎富有,便请求他捐出10万两银子以作表率。周奎虽然被册封为侯,却仅捐出1万两银子。面对这样的局面,朱由检无奈至极,最终只能降低数额要求。

周奎在女儿周皇后的劝说下,捐出了部分款项,然而其中的一部分却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在这场救国募捐中,朱由检总共募集了20万两银子。他明白这些显贵们贪污受贿,藏有巨资,但他无法逼迫他们出血。

关于朱由检是否有钱的问题,有种种说法。有人说他吝啬亡国,宫中找到了3200万两白银。也有人说朱由检其实很穷,他在位时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自己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宫中的财物以充军饷。史料记载,他甚至连龙袍都是破旧的。满朝文武大臣们其实心知肚明朱由检的窘迫处境,但他们选择袖手旁观,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朱家天下的事与自己无关。

在风雨飘摇之际,守城兵士们面临严峻考验:没有军饷,为何还要奋力守城?当大明沦亡,灾难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数十年的战乱和不安。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那些显赫一时的明末权贵们的命运又如何呢?

魏藻德,那位勉强捐出500两银子的重臣,试图投诚却遭拒。闯王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责备他身为宰相却误国。魏藻德辩解自己本是一介书生,不懂政事,加上皇帝无道,才导致国亡。但刘宗敏怒不可遏,认为他从书生到状元,再到宰相,皇帝对他不薄,反驳他的辩解。随后,魏藻德遭受了数十记耳光。

这只是魏藻德厄运的开始。被捕入狱后,他在遭受夹棍夹断十指的威胁下,被迫交出数万两白银。刘宗敏并不满足于仅有几万两白银的内阁首辅,继续施以酷刑。经过五天五夜的严刑折磨,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他的儿子魏追征也被捕,表示家中已无钱财。那些曾经在皇帝面前哭穷的铁公鸡们,在闯军的严刑下纷纷暴露惊人财产。

都城中,惨叫声此起彼伏,明代官员们遭受各种酷刑: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那个曾经的国丈周奎,曾哭着喊着只肯出1万两银子,但在闯军的酷刑下,被迫交出了无数奇珍异宝,现银就达53万两之多。

宦官徐高受朱由检之命劝捐,周奎却百般抵赖。宦官徐高愤怒地表示:“国家已危在旦夕,你还如此吝啬,拥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国家危亡之际,你拥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何意义呢?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