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弃官现象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尚未了解东汉弃官之风的读者们,接下来,跟随奇闻818的视角,一起探寻这一历史现象的奥秘吧!
曾国藩曾强调:“廉洁是立身之本,并非追求名声的工具。”在汉朝,入仕为官是许多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当时重农抑商的观念深入人心,从商被视为低贱的职业。踏上仕途成为许多人的毕生梦想。纵观汉朝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然而这些制度也为官员们留下了运作的空间。
这些官员可以随意买卖自己的名额,或任人唯亲。除非一人在地方上享有盛名,否则获得官职的机会仍然十分渺茫。到了东汉末年,甚至连皇帝都开始卖官鬻爵,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谈及辞官,我们不禁想起西晋初年的张翰,他因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毅然离去。辞官现象在东汉最为频繁。
根据《后汉书》及《三国志》的记载,自光武帝至汉少帝时期,共有六百余位官员选择返乡。这一现象令人费解,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攀升至高位,又怎能轻易放弃?
他们的离开有时是身不由己的。例如东汉的梁不疑,官至河南尹,却因觉得受到地方官府的侮辱而毅然回乡。这种情况下的弃官行为,属于擅离职守,因为没有向统治者汇报而擅自离职,所以受到的惩罚也是相当严重的。比如不能享受正常的养老俸禄,子孙想要进入官场也会受到诸多限制。
让他们作出这种决定的,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县府的不尊重,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社会的黑暗。在东汉初年,尤其是刘秀提出以“柔道”治国时,弃官或辞官的现象较为罕见。但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希望,因此选择离开。
儒家学说一直为汉朝统治者所提倡,天下的士人也多以儒教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时,就出来为官;而国家政局昏暗时,就应该退隐。《论语·泰伯》中的这一思想被许多士人所遵循。显然,桓灵之时的无道局面使得许多官员选择隐退。此二人不听劝谏,任性而为,灵帝甚至亲自卖官鬻爵。官场上充斥着各色人群,许多靠自己本事上位的官员对此感到不耻。
在这个动乱的时代,环境的不稳定也促使许多官员选择隐居。张角利用治病救人的机会,给自己的反叛披上了宗教的外衣。黄巾军虽然残暴,但他们的起义也是由于长期受到压榨。在起义中,各地的官员成为了他们的打击对象。一时之间,人人自危。许多官员为了逃离是非之地选择辞职。赵翼曾说:“东汉朝廷平时对官员的离职并不严加限制,听其自由来去。”辞官之后的影响只是取消了俸禄和品级,对于那些真正想回乡的人而言,这点理由也留不住他。朝廷的影响力也有限,大不了不干了走人,没人会去彻查。除非是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大官员。“守令未明,多望风弃官”,也有一部分人因为犯了错误害怕惩罚而选择弃官以表明自己请罪的决心。等到风声过去后便会寻找机会再次为官。想要实现人格的独立必须先实现经济独立。这一历史现象背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挣扎与抉择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在东汉时期,官员的弃官现象背后隐藏了多重因素,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深厚的世家背景以及官场的风气。这些官员之所以敢于洒脱地舍弃官职,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他们手中的资金已经足够后半生的生活。这些官员大多来自世家豪族,家中田产丰富,膏田遍野。他们早已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因此有足够的底气选择离开官场。这种富足的生活背景,使他们能够不畏风险,潇洒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这种富足的背后也隐含着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和从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钱,任性”。这些官员可以轻易放弃官职,因为即使离开了官场,他们依然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东汉时期的官场风气不佳也是弃官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官场上的种种争斗和矛盾让许多官员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那些坚守原则、正直清廉的官员往往容易受到打压和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放弃官职,回归家乡或投奔亲友,过上了自由而潇洒的生活。这种选择背后体现了他们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正如一句古言所说,“古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同其道”。当整个环境都是一滩浑水的时候,清流便成了罪过。这些官员选择离开,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部分官员的弃官行为源于对家庭的牵挂和孝顺之心。他们或许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或许因为太过正直而受打压,但他们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中的老母和亲人。在东汉时期,孝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当仕途不顺或感到威胁时,他们选择回归家庭,陪伴父母。例如周磐和檀敷二人,他们或因政绩卓著、或因孝顺闻名,但在面临仕途和家庭的选择时,他们都选择了后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孝心。
东汉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也是弃官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皇帝寿命短暂且后继者年幼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官员可能会因为站错队而遭受排挤。他们选择弃官回乡,既是为了避免的波及,也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名节。这种社会背景使得部分官员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从而选择放弃官职。这种选择背后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安全的追求。
东汉时期的弃官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无论是出于财富积累、官场风气不佳、家庭牵挂还是特殊的社会背景等原因使得这些官员选择放弃官职回归家乡或投奔亲友过上了自由而潇洒的生活这些弃官背后的原因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选择和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多元风貌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