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烽燧 见证中国统一作用和意义

未解之谜 2017-04-19 11:20www.kangaizheng.com世界未解之谜

一座烽燧,撑起一堵城墙。座座相连,筑成了一道道军事防御线,见证了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辖和管理。

  这样的见证,正通过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

  7年前,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展开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国瑞带着普查组的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走遍了全疆的绿洲草原、荒漠戈壁,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归纳和整理,对我区境内现存烽燧的数量、年代、作用以及现存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发现,从西汉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西域的管理,沿着丝绸之路,设计和修建烽燧,巩固和开发疆土。那些烽燧星星点点,一脉相承,组成了一条条军事枢纽线,几乎遍布了整个西域。现在,虽说这些烽燧大都坍塌了,但仍真实地记录着中央王朝如何统一西域的古老历史。曾经,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管理、守卫西域绿洲诸国城市的安全,这些烽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烽燧又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号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据了解,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有了烽燧。据《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又曰“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置其中,命低之,有寇即燃之,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由此可知,烽,是夜间时放火。燧,是白天施烟。只要有敌情,烟火燃起,一场战争即在眼前。若有百余人来犯,举一烽(燧)。千余人来犯,举三烽(燧)。或三千多人来犯,举四烽(燧)。以此类推,千里之外的敌情信息,很快就会沿着座座烽(燧)传递下去。有时候,烽(燧)是用狼粪燃烧的。于是,便有了比喻战争发生的“狼烟”一词以及诗云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

  那时候,诸多小国相继筑起烽燧,一方面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另一方面防御他国进犯。漫长岁月里,烽燧就这样,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汉代,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从中原地区一路向西,将扩建的烽燧延伸到了西域的罗布泊地区。

  综观目前全国遗存的烽燧,最有名的有万南烽燧、梯子山烽燧、南天门烽燧、锦阳关烽燧、西尖烽燧、长城岭烽台、大山烽台等,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省市。而在我区境内,哈密地区和库车县周围的烽燧相对集中,最有时间和地域代表性。

  刘国瑞说,古老的西域,地域辽阔,方圆几百里不见人烟。那时候,烽燧是信号塔,也是中转站,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管理,西域绿洲诸国城市的安全,往来于东西方的商队,都没有离开过它。如今,按国家文物局对长城资料调查的要求,这些烽燧已被列入长城资源中。

  烽燧属于长城的一部分?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境内有长城,极少有人听说新疆境内还会有长城,这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惊讶。

  是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新疆没有长城。,那些经过了千年风雨,遗留在新疆辽阔大地的烽燧、戍堡,还有守捉、驿站、卡伦,断断续续,遥遥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新疆境内的烽燧,虽没有形成一道像北京、河北、山西境内连绵不断的城墙体,但也延续了中原长城烽燧亭障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成为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烽燧,带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血脉,从远古的文明深处蜿蜒而来,一身残损,满面风尘,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西域这块土地上的故事,唤起了更多古老的历史记忆。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将长城保护步入法制化的轨道。我区对境内长城资源调查,就是根据这一内涵进行的,从而使烽燧成为长城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翻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从中慢慢地了解到了长城在西域的作用和意义。

  其实,从春秋战国开始,到秦始皇再到汉武帝,中国多次大规模地修筑过长城,烽燧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王朝对此有制度,险要之地的“塞”、军事屏障的“障”、守卫营地的“城”、留宿驿道的“亭”以及如何修烽燧,如何发送烽火信号、传递情报,都是一种军事机密。

  自张骞通西域,新疆境内便有了修筑烽燧或烽火台的历史。据《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时,搜粟都尉弘羊建议在轮台以东“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严令太守都尉明烽火,选士马,谨斥候,蓄茭草”。这是中国史书有关西汉王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烽火防御设施的最早记录。

  那时候,烽燧是汉王朝对西域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起到发送信息、守护交通、照料汉朝来往使者的作用。遇到战争,调动军力会聚于此,完成军事任务。到了唐代,中原王朝加大对西域的管理,派出军队在西域继续修筑工事,屯驻卫兵,烽燧的数量比过去增加,并规定“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冈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相互望见为宜,不必局限此制”。

  不难想象,一座座烽燧,从中原地区向西延伸,沿着丝绸之路,每隔2500米或5000米,便燃起烟火,将一个个信息传到西域。又将一个个信息从西域各地传回长安,这画面该是多么壮观。如今,这些烽燧点线相连的景象,及其隐含的严密而又完备的制度,在库车县周围的烽燧间,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烽燧依然为巩固西域稳定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哈密地区,有关清代烽燧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已为当地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烽燧,将千里之外的西域与中原地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护卫着边疆的稳固和丝绸之路的畅通。烽燧,是中国长城的延伸,使西域始终置于中国的版图之中。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教授、新疆人类学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朿迪生所说,在彼此那么遥远的距离,历代中央王朝注重对西域的统辖和管理,使新疆从来没有分裂出去过,保证了国家主权的不可侵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一个是地理的不可分性,另一个从经济文化的交流上来看,这种大规模的交流促成的是中华各民族认同性。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烽燧,既有军事的力量,也有文化的力量。

  如今,当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到了现代化,当现代通讯早已替代了烽燧这一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但古代烽燧曾经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忘记它,甚至还要更加牢记。“特别是面对宗教极端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和行为,对新疆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进行破坏,企图达到分裂新疆、分裂中国的目的,我们必须让古老的烽燧说话,用它来见证,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刘国瑞认为。

  古代烽燧,正在告诉我们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分裂、破坏它。详见T02版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