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呵欠为什么会传染,解析打哈欠流眼泪的原因(本能现象)
打哈欠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有时被称为打呵欠。尽管叫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身边的人打呵欠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呵欠,这就是呵欠的传染性。事实上,这是一种正常的本能现象,而背后的科学解释与我们的身体及大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感到疲惫或睡眠不足时,血液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刺激大脑呼吸中枢,引发深呼吸活动,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打呵欠”。通过打呵欠,我们可以大量补充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恢复血氧浓度,维持大脑的正常工作。打呵欠时脸部的夸张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打呵欠”并不是困倦或颓废的表现,而是我们缓解疲劳的一种方式。相反,它对我们的身体是一种保护性的适应。当我们疲劳过度或睡眠不足时,打呵欠是身体在警告我们,提醒我们需要休息。甚至在早晨起床后,打呵欠也可以帮助大脑皮层从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使大脑开始正常的工作。至于呵欠的传染性,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当我们看到他人打呵欠时,视觉刺激会触发大脑皮层的神经反射,引发一种本能现象。近期在英国举行的年度科学大会上,科学家公布了两项有关打呵欠的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容易对他人产生移情反应的人在看到他人打呵欠时,会更容易模仿他们的动作。这表明打呵欠在社交中具有某种功能。当我们打呵欠时,嘴巴会张得很大,以便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随着打呵欠的动作,一股气体会从嘴巴有力呼出,导致面部、舌头和咽喉部的肌肉紧张收缩。这种收缩增加了口腔和鼻腔的压力,暂时阻止了鼻泪管排泄泪水的工作。“下水道”不通,泪水无法流走,会在眼睛里积聚,最终导致眼泪涌出。除了打呵欠,其实我们在大笑、打喷嚏、咳嗽、呕吐时也会经历类似的流泪现象,背后的原理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