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 温暖的味道获行业专家赞誉
随着温暖现实主义田园剧《温暖的味道》于6月12日的圆满收官,这部自5月17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及芒果tv开播的影视作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从整季平均收视获六网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的成绩,到光明网、新华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无不证明其成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影视作品。
《温暖的味道》不仅是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名单”的入选作品之一,更以“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为创作蓝本,着重讲述了孙光明如何下乡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温暖的味道》专家研讨会于6月15日在京举行,旨在深入探讨该剧的创作成功经验。会议由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范宗钗主持,各界专家学者、该剧主创代表以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有关同志齐聚一堂。与会成员就该剧的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结构模式、风格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亮作为出品方代表介绍了该片的整体情况。他表示,《温暖的味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主旋律与第一书记等元素以艺术形式呈现,同时整个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主题。该剧也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空间,如何更好地展现当代农村发展的新样貌,将农业、农村、农民结合,是该剧留给观众和创作者的重要思考。
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总监朱琰则认为,《温暖的味道》紧扣时代脉搏,主题乡村振兴与当下年轻人的互动性强的特点相契合。该剧的轻喜向、生活向、田园向风格与年轻人的喜好相符,通过与芒果TV的联动,充分利用平台播出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剧将新时期中国农民的朴实无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农村题材电视剧开创了新的局面。
《温暖的味道》的主创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初衷、历程和感悟。编剧谷凯表示,该剧给了他一些启发,为创新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影视化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剧中的村庄清新亮丽,真实反映了现实中的一部分村庄的真实情况以及农民们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编剧刘海认为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温暖的味道》希望挖掘乡村的精神特质、力量、面貌,让观众在轻松谐趣的戏剧中思考乡村存在的问题。导演李云亮则表示,《温暖的味道》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作品,他将观众的视角引导到乡村振兴这一层面,尊重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是这部作品一直坚持的剧作主题。《温暖的味道》:时光雕琢的田园新颂
自2015年6月起,一部名为《温暖的味道》的作品在创作的道路上历经六年时光,终于由制片人靖雷的手中诞生。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时代的写照,更是对乡村振兴新征程的一次深入聚焦。
在寻找剧本基调和底色的过程中,主创们深入中国农村,见证并记录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他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唤醒人们心中那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幅展望美好生活的画卷。而编剧谷凯与刘海,导演李云亮以及靖雷等一众主创的共同努力,让这部作品的诞生显得尤为不易。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温暖的味道》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味道”是剧中的精神所在,代表着今日中国农村的和谐人生氛围。这部作品揭示了和谐哲学的真谛,赋予其独特的宗旨、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电视剧创作者应自觉承担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重任,与乡村振兴的内涵融为一体,进行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探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则看到了《温暖的味道》在美学领域的创新尝试。该剧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振兴为叙事重点,采用轻喜剧的方式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并融入了美食、民宿、直播等时尚元素,贴近当下日常生活,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在乡村喜剧方式的探索上,这部剧产生了美学价值,值得重视和总结。
《中国电视》执行主编李跃森称赞《温暖的味道》是一部有新意、有深意的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该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人物塑造借鉴了类型剧的创作特点,并与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每个人物都高度契合时代精神。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则看到了《温暖的味道》紧扣时代主题的特点。她在视觉风格、美食厨艺的穿插、美丽风光的架构以及轻喜剧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精准分析。剧中年轻派的漫画呈现、手机弹幕和粉丝的互动等元素,让乡村振兴的主题以一种接地气的家常里短、柴米油盐的样貌进行表达。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天金表示,《温暖的味道》在叙事视角上有所创新。它将视角放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展现了西海市与后石沟村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当代社会发展对乡村生活的冲击。这部剧对乡村振兴的理念进行了精准的诠释,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关注三农、关注乡村振兴。
《温暖的味道》是一部集创新、现实与美学于一体的电视剧佳作。它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乡村风貌和精神风貌,引领观众关注三农和乡村振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标题:《温暖的味道》:现实主义的乡村新篇章,引发深度思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天金,以及《文艺报》编审、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就最近备受瞩目的电视剧《温暖的味道》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对这部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小立主任指出,《温暖的味道》中的主角孙光明,不同于过去同类型作品中强势型的主角形象。他做菜、品茶、种地、搞民宿,充分尊重村民的不同意见,这种弱化政绩表述的艺术手法,反而让角色更加贴近百姓、温暖人心。孙光明所展现的,不仅是其作为村官的勇气和担当,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这方土地不仅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他们灵魂安放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塑造方式,不仅贴近生活,更贴近了时代。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则进一步强调了《温暖的味道》的积极现实主义特点。他提到,“温暖”是积极的现实主义,“味道”则是泥土味和烟火味。该剧以贴近当代人的方式诠释农村遇到的新问题,将美食与现代农村相结合,立足于民生问题,充满人文关怀。剧中的男主角靳东也不再是“霸道总裁”的形象,而是演绎了带着人性弱点的普通人。流量演员带动社会正能量,将流量变成能量,改变了农村题材作品的固有模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针对研讨内容做了总结发言。在众多乡村振兴题材作品中,《温暖的味道》以独特的轻喜剧形式表现乡村振兴的思路,开创了新的艺术表达手法。这部作品把“绿水青山、美丽乡村”作为创作主体,以亮丽、时尚的方式呈现深刻的题材。胡占凡希望《温暖的味道》剧组能继续创作优秀的电视剧,推动中国电视剧不断向上发展。
《温暖的味道》一剧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创作担当,通过人物塑造、情节铺陈与情感表达,把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这部作品用共情的方式讲述当代乡村故事,既讴歌了新时期乡村生活的幸福美好,也展开了对未来乡村发展的热切想象。它不仅带给我们对优秀作品的回味,更为我们如何在新时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当代农村主旋律电视剧作品提供了创作上的启发和经验。这部作品无疑为当代农村电视剧开创了新的篇章,引发了我们对现实主义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