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强霸主(一代SUV霸主陨落,欠下80亿)

奇闻趣事 2025-01-05 09:43www.kangaizheng.com童年趣事

一声叹息,Jeep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本周宣布,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广汽菲克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广汽集团亦已公开表示,董事会已通过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议案。这标志着国产Jeep时代的终结。

曾经,国产Jeep车型如大指挥、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以其硬朗外观和高性能赢得了众多车主的喜爱。Jeep在中国市场曾一度成为最强SUV的代名词,连续数年销量领先,甚至在2017年创下年销22.2万辆的佳绩。

现实却是残酷的。今年3月,广汽菲克Jeep的销量仅为一辆,令人震惊。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人们不禁感慨万分,有人唏嘘不已,也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结果。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造车势力的席卷,合资车企纷纷走下神坛,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Jeep品牌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美军向各大汽车制造商发出招标通知,寻求一款耐用、轻便、可靠且灵活的车型。经过综合改良,推出了第一款Jeep车型,从此Jeep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二战期间,约有60万辆Jeep及改装车型投入作战,它们在战场上扮演了多种角色,证明了Jeep的优异性能。

战后,Jeep开始进入平民百姓家。从1950年代开始,Jeep先后推出了大小切诺基、牧马人、自由客、指南者等SUV车型,凭借其硬朗的风格和强大的越野性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奠定了其在SUV市场的霸主地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Jeep就开始与中国市场结缘。当时北京汽车制造厂与Jeep合作在国内生产切诺基等车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Jeep在国内的地位非常高。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合作方的变更,Jeep只能通过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

转机出现在2010年,广汽集团与菲亚特集团成立广汽菲亚特,开始国产车型的生产。经过菲亚特集团的牵线搭桥,广汽菲克与Jeep开始合作。随后三方宣布扩大合作,实现克莱斯勒旗下Jeep品牌汽车的国产化,公司更名为广汽菲克。

在2015年,广汽菲克采用进口+国产的销售模式,引进了Jeep自由光、自由侠和指南者等车型,一时间名声大噪。当时国产Jeep的广告语“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令人印象深刻。电视广告中展示的一排Jeep车开向沙漠深处的画面,更是激发了无数男青年的梦想。

Jeep不仅邀请了众多知名企业家如王石、刘强东为其代言,成功提升了品牌形象至顶级,其营销策略也收获了显著成果。在一段时间的支持下,广汽菲克在2016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该年广汽菲克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8万台,而在随后的2017年更是攀升至22.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57%。

彼时,Jeep在中国的销售热度达到了巅峰,每两分钟就能售出一辆车。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Jeep在华累计用户已经突破百万大关。成功似乎来得过于迅速,广汽菲克甚至夸下海口,预计将在2022年实现Jeep系列车在华销量85万辆的目标。

谁也没有预料到,广汽菲克的困境会来得如此之快。具体发生了什么?2018年,应该是广汽菲克最不愿回忆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车主的投诉、315晚会的曝光以及经销商的退网等接连不断的打击,将广汽菲克拉下了销量神坛。实际上,在此之前,Jeep已经收到了许多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许多车主表示,购买的Jeep车型频繁出现问题。沉浸在SUV霸主地位的广汽菲克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最常见的问题是车主投诉Jeep车型频繁烧机油。有些车主反映,刚提走的Jeep指南者不久就出现方向盘卡顿、转向顿挫、刹车异响等严重质量问题。对此,广汽菲克总裁穆安泽深刻反思:“2017年Jeep销量达到顶峰后,我们面临烧机油的质量问题,但我们的反应并不够迅速和有效。这个问题拖延太久,严重影响了我们品牌的形象。”

对于车主的投诉置之不理,广汽菲克很快尝到了恶果。2018年的3.15晚会曝光了多起Jeep烧机油的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当时广汽菲克能够正视问题,诚恳道歉并解决问题,或许还有转机。但Jeep方面并未给出正面回应,反而以不清楚、不明白为由回避,甚至出动公关与车主争执。最终,迫于舆论压力,广汽菲克不得不紧急召回中国地区销售的14.39万辆问题车型,但已经伤透了国内Jeep粉丝的心。自此,Jeep品牌开始了其陨落之路。

多米诺骨牌效应随之而来。原本热闹的Jeep 4S店变得冷清,许多经销商选择退网维权。2018年6月,多达35家Jeep汽车经销商向广汽菲克发函,希望解决销售问题、价格不公、强制压货等痛点。据当时报道,Jeep在2018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声称是8万台,但实际上牌量只有4-5万台,大量车辆积压在经销商手中。最终,原本销量连年增长的广汽菲克在2018年销量被腰斩,仅售出12.52万辆。

虽然在一众二线品牌中,广汽菲克的销量仍然较高,但如果此时能够彻底改变、重新调整策略,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公司却陷入了长期的内耗。2019年,成立仅四年的广汽菲克资方发生变动。标致雪铁龙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了新的集团Stellantis。尽管有了更大的靠山,但在中国市场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Stellantis集团的价值排序中,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显然高于亚太市场。更致命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的合作频现裂痕。尤其在今年的股比问题上,双方直接撕破脸。年初,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当晚广汽集团发表声明表示对此深表遗憾,但双方的合作已经难以回到过去。双方合作不顺导致无法专注于产品的更新迭代。自2018年以来,广汽菲克再也没有推出新车型,逐渐失去了市场声音。当国内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时,公司却选择躺平。结果就是连续四年销量下滑成为广汽集团销量跌幅最大的车企今年三月仅售出一辆车双方颜面扫地并且公司还欠下巨额债务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广汽菲克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随着广汽菲克总资产的披露,我们看到了一个深陷困境的企业,其总负债已超越资产,资产负债率高达惊人的110.8%,显然已经无法依靠自身资产清偿全部债务。广汽菲克的破产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对于Stellantis和广汽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终于可以放下这个包袱,朝着更有前景的未来迈进。国产Jeep的故事似乎已告一段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江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广汽菲克的落幕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从铃木、雷诺到一汽马自达、广汽讴歌,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正在退出或调整在中国的战略。与此中国车企正在崭露头角,尤其是新势力造车企业,正在引领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

回想十年前,合资车企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国内车企已经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这是技术进步的象征,也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见证。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挤占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广汽菲克的告别不会是终点,也不会是孤例。越来越多的传统合资品牌在面临挑战,包括那些曾经辉煌的百年品牌。与此自主品牌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从燃油车时代的哈弗、长安、吉利,到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内车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赶超。

正如一位汽车评论员所言:“汽车品牌的发展轨迹与手机和彩电行业相似,刚开始大家优先选择国外品牌,但最终都会被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所打败。”这一趋势正在成为现实,合资车企的蛋糕正在被越分越薄。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谁会是下一个广汽菲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江湖已经远去,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